一切凡圣,都是依这念心清净寂灭的程度来区分的。前面所说,心寂然不动,这念心完全达到寂灭、清楚明白的境界,就成正觉。佛法中的方便法门很多,假使离开了根本,就只是方便法,没有办法使这念心证到寂灭。这念心没有达到清楚、明白、不动、作主,就没有办法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出家修行,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就容易走错路、走远路。无论修任何一个法门,如果不从这方面来用功、修习,都是走远路,乃至于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断心”,首先,要使心寂然不动。如果做不到,就要检讨反省;贪念是一种妄想,运用方便把念头转过来,心就寂然不动了。要转化贪心的烦恼妄想,最究竟的方法是修不净观,所谓“四念处观好修行”,观身不净、观受不净、观心不净、观法不净。观,就是思维。思维相应,达到一切不净,就再也不会打妄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不净观,要在平时思维用功。其次,要觉察、觉照,以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无论行、住、坐、卧,这念智慧心都要存在。能观这念心,知道贪心是生死根本,这就是智慧心,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否则就迷惑了。平时就要有这种想法、这种观照,如果没有办法制止,就要诵经、持咒。诵经、持咒、念佛,就是在修三昧、修禅定。我们在诵念时,就不会打妄想,慢慢地心收回来,就能达到寂然不动,这功夫是练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是根本,佛法中提到“由心生故,种种法生;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心一生,外面就产生一法;法一生,又影响我们的心。所以,心、境互为因果。如果没有外面的境,我们的心也不易生。心境遇缘而生,因为心中有贪爱的种子,有贪、嗔、痴、慢、疑的种子,当遇到外缘时,这些种子就会萌芽。如果不知道转化它,始终就像是在心里埋了一个定时东西,只要外面的缘一现前,这个东西就会爆发出来。所以,假使平时就把贪、嗔、痴三个定时东西除掉,即使遇到外缘,也不会产生贪心。有了这种知见、这种信心,就是正信、就是正知正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德云:“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归还哪一个法界?就是我们这念心。如果掌握不住这念心,就是黑暗、就是地狱;掌握得住,就能“处处作主,立地皆真”,心就是光明、天堂、净土,心就是佛。所以,一切都在这一念心当中,心具足一切法。了解了以后,想要转识成智、转凡为圣,就在我们这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