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菩萨道中的六度修行方法,以布施为首,而布施正是与人快乐、拔人痛苦最有效的方法。布施时,施与受双方都得到快乐,是自利又能利他的无上法门。布施除财施、法施外,还有无畏施。日常的行生活中,无畏施在与人或其家属互动时,是最方便行布施的因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亲切的问候与关怀的态度,予以人健康的信心,再加专业照顾,就能落实佛陀所说七种布施中的四种施:一,眼施,时常以慈悲、关怀之眼,对待别人;二,和颜悦色施,和颜悦色地对待别人;三,言辞施,说柔和悦人的柔软语,不说粗恶语;四,心施,以温和良善之心、感恩恭敬之心对待别人。仔细想想,这些方便布施,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中,只要注意,保持觉性,时时观照自己,就应该可以随时随地做到。生活无处不是修行,修行在一切时、一切处,在行住坐卧、举手投足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妙法莲华经》云:“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在生活中,常需处理危各种事情。布施无畏,使之脱离烦恼。然而,自也增加了自己的慢心而不以为意;甚而在生活沟通中,常因为“我执”而产生许多烦恼争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慢如山,法水不入,久而久之,损伤人际和谐,增加彼此的困恼。在精舍发心,经过师父们指导与领执事历练,培养恭敬心,薰修一段时日,逐渐消除我慢。《佛说无常经》云:“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精舍禅修学佛,知道菩萨即菩提萨埵,义译为大道心众生、觉有情之意,能觉悟一切众生,解救一切众生的烦恼。进而体会仁心不仅是要能同情,更要学习菩萨的慈悲,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菩萨道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到达解脱的涅槃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态转变了,生命中的任何变化,都可以成为成长的契机。因为听闻佛法,了解观照自心与转念的可贵,让原本可能因职务转换而抱怨连连的自己,抱持着感恩的心,提醒自己: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同时,学习放下对诵经持咒的贪爱与执着。更体认到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因缘和合,不起分别,感恩所有的布施因缘,为利益大众而尽心尽力,让大众都能离苦得乐;不论做什么,都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