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就是要离心、离意、离识,在话头处去提念、照念、参。专注在话头上,哪里还会有心、意、识的存在?用参禅的方法把这念心收回来,在真如、真空上用功,这就是转识成智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以后,就知道贪是从心念产生出来的。假使不知道,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看到这个人以后会想念他?一连串的妄想就生出来了。愈想愈真实,妄想就愈来愈厉害。我们明白了心意识,就知道这只是我们的攀缘心,今生想求解脱,就要一刀两断,想都不想,这就是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贪”是从我们的意识当中产生出来的。心由境生,境因心有,所以“贪”是由于内心当中本来就有这个种子,看到外境以后,心、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所产生出来的。假使心中没有种子,也不会产生出这种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佛漏尽烦恼,心清凉了,这念心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一念不生,相来则现、相去则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好的境界,心中知道是好、是美,不起贪心、爱心;看到不好的境界,也知道是坏、是丑,了解一切都是假相,心没有排斥、烦恼、取舍,就像明镜当台,没有一点尘垢,里面是真空、妙有。众生看到好的就心生执着、贪爱,境界过去了以后,还是拼命去想,这就不是明镜当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不是有进步,只要看看自己会贪的东西,心中是不是还贪、还爱?是从意识产生出来的,那么意又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呢?“意以思想生”,思想,就是念头。是从“意”所生,意就是不断地思维这件事情,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意识达到执着的境界,就想占有;占有不到,就用种种手段巧取豪夺,就造恶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万法,无论善法、恶法,都是从思想产生出来的,善法从清净的思想产生,如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波罗蜜、戒定慧等清净法,染污法是贪嗔痴、是名利财色,所以,这念心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找到问题了,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二心”,以前面所举的例子来说,第一念看到手表,知道这是手表就可以了,再也不要想这手表是哪里来的?知道这是女孩子,再也不要想这女孩子的眉毛、眼睛、鼻子、耳朵、身材、声音有多可爱,只知道这是一位女众,这是第一念心。如果第一念没有觉照,第二念心就会继续流转。始终不断地打妄想。在佛法来讲,就是“一念不觉生三细”,这念心当下没有保持觉性的存在,就生出三个微细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唯识云:“刹那率尔心,堕境第一念。”这念心非常地微细。如果看到前面的手表是名牌,在接触的一刹那间,马上觉照:“为什么会想念手表?”一下就把心收回来;或是以般若智慧观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法缘起,缘起性空”,把能想的这念心一下子收回来,就不会生过失。相反地,如果不知道返照,没有保持正念,第一念起,接着第二念、第三念……念头始终没完没了,接续不断,就会生出烦恼,最后甚至去占有,就造作了恶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刹那率尔心”,初临境的这一念心没有守好,只要一执着境界为实有,马上就会产生第二念、第三念……念念不停、念念迁流,根、尘、识、十二入、十八界就产生出来了,这就是众生境界。儒家也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不觉悟,就变成六十四爻。所以,天地万物都是从这一念心所产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