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面的山脚下,与河南省相邻,是鄂豫两省交界地。这里因黄麻起义而出名,是黄麻起义的策动和起源的地,曾走出了很多共和国将军,被赞誉为“将军县”,徐向前元帅曾位这里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1909年6月23日,一个名叫李先念的孩子在这里出生,当时的这里还不叫红安,而是叫黄安。1952年9月,为了表彰黄安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国家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成为新中国唯一一个以“红”命名褒奖的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在9岁时,进入私塾读书,12岁时开始在家乡跟师傅学做木工,之后又前往武汉三镇之一的汉口学习木工。1926年10月,17岁的李先念参加农民运动,并担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次年11月,李先念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麻黄(麻城县、黄安县)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麻起义失败后,李先念率领游击队继续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1929年底,时年20岁的李先念因为工作的需要,开始转到地方工作,担任高桥乡(今红安县高桥镇)等地的苏维埃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10月,他率领300多人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被编入红四方面军第11师33团,李先念在33团担任政治委员。因李先念前期接触的几乎都是地方上的工作,对军事还不是特别在行,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李先念开始在战争中钻研军事,空闲时间读了很多军事题材的书籍,这些对他日后成为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帮助很大。李先念所在的33团在之后的几次战斗中表现突出,漂亮地完成了上级部署的战斗任务,被红四方面军总部授予“共产国际团”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先念

1932年7月,李先念因表现突出,被组织任命为红四方面军第11师政治委员,成为红军中年轻的师政委之一,同年10月,红四方面军留下少部分部队继续在鄂豫皖根据地与敌人周旋,剩余部队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边界进行战略转移,同年12月在川陕边界地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随后,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田颂尧被蒋介石委任为“川陕边剿匪督办”,兵分三路对刚建立起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了围攻,李先念审时度势,与11师师长倪志亮一起指挥所部迂回到敌后,从敌人侧后发起猛攻,为打败国民党田颂尧的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在击败国民党田颂尧的军队后,力量得到迅速发展,下辖的四个师随即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4军、红9军、红30军和红31军,此外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33军。其中红30军军长为余天云、政治委员为李先念,李先念成为当时红军中年轻的军政委之一。1933年11月,刘湘被蒋介石委任为四川“剿匪”总司令,指挥20多万大军兵分六路进攻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以8万兵力对抗数倍于己的敌人,经过10个月的艰苦作战,最终以损失2万多人的代价歼敌8万多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当时是对抗刘湘围剿大军的主要指战员之一,尤其在反围剿胜利即将转入反围攻时,他坚决响应徐向前提出的进行大纵深迂回的战略战术,为红四方面军打败刘湘六路围剿大军做出来卓越的贡献。李先念在徐向前指挥下,率领红30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红30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李先念后来也经常提到:

“在军事上,徐帅是我的老师”。

经过血与火的战争洗礼,李先念从不擅长军事逐渐成长为红军经验丰富的优秀指战员。1935年5月,为迎接中共中央和策应红一方面军的行动,李先念率军由岷江地区向西挺进,并于6月指挥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今四川省小金县),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胜利会师。6月16日,李先念在一座法式建筑天主教堂内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泽东,这也是李先念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番寒暄后,毛泽东打开摆在桌上的军用地图,边看边向李先念询问川西北的地理、气候、物产及居民生活条件等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对答如流,依次详细地向毛泽东汇报了川西北的情况:岷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并且这里的汉族居民占大多数,红军的补给与招兵估计都不成问题。从战略地理位置上看,岷江和嘉陵江之间的地区南连成都平原,东靠川陕老根据地,北接陕甘地区,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与敌人回旋的余地非常大。毛泽东听到李先念的回答后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李先念随后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来懋功的路上,人烟稀少……依我看,无论从地理条件、群众基础……两军会师后应向东北方向,首先是向岷、嘉地区发展比较有利。”

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分析和判断大加赞扬道:

“好!说得好,很有见解,真知灼见呀!”。

李先念的这些信息为党中央确定北上的战略方针提供了依据,也让毛泽东对李先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当看到李先念如此年轻竟有如此见解,毛泽东再次赞扬道

“名不虚传,果真英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10月下旬,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红四方面军第30军、第9军、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军先后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这里为方便理解,我们将西渡黄河的红四方面军称为“渡河部队”。11月5日,徐向前、陈昌浩接到朱德和张国焘的来电,指示渡河部队最主要的任务是消灭国民党马步芳部。11月11日,按照中共中央指令,渡河部队改称西路军,并成立以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统一指挥西路军的行动,李先念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11位委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徐向前

不久,西路军挺进至甘肃地区的河西走廊,在之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西路军全体将士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克服饥寒交迫和弹药不足的困难,与数倍于己的马步芳军队殊死拼搏,先后歼敌两万五千多人,给了马步芳军队沉重打击,但西路军也损失严重,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1937年3月14日,兵败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康隆寺以南的石窝山召开会议,大致作出了如下决议:一、将西路军剩余人员改编为3个支队,就地分散与马家军打游击;二、陈昌浩和徐向前回延安汇报西路军情况;三、由李卓然、李先念、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炳八人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领导西路军之后的工作,其中军事指挥由李先念统一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西路军纪念馆

当天晚上,按照军政委员会会议决定,李卓然和李先念以30军余部组建李卓然和李先念支队,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随此支队行动;王树声以9军余部组建王树声支队;张荣以西路军总部及后勤人员、伤病员组建张荣支队。随后,各支队乘着夜色分头行动。李先念认为东边和北边都是马步芳的重兵集结地区,若朝此方向行进,西路军余部几乎没有存活和发展壮大的机会;向南是柴达木盆地,这里是马步芳的势力控制范围,更加不利于西路军余部的存活和发展;向西虽然是自然条件异常恶劣的冰山雪岭,但这里容易摆脱马步芳军队的围追堵截,只要坚持进入新疆,便可以为党和国家保留住一批革命骨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证明,李先念的想法和判断是非常正确和明智的,李卓然、李先念支队攀越终年积雪、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祁连雪峰,通过安西(今甘肃瓜州县)、敦煌(今甘肃敦煌市)、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与追击之敌边战边退,终于在4月27日艰难抵达有“新疆东大门”之称的星星峡,此时支队人数已经减员至420多人。李卓然、李先念支队在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的接应下,顺利被接到了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之后分批回到陕甘宁边区。令人遗憾的是,西路军另外2个支队的红军大部分牺牲,只有少数人后来历经各种艰辛陆续回到陕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底,李先念途经兰州、西安回到延安。没过多久,毛泽东便接见了李先念等西路军幸存的主要指战员。在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西路军是失败了,但西路军广大的干部和战士是英勇的、顽强的。另外,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李先念在率领李卓然、李先念支队胜利走出河西走廊所作出的卓越功绩,听到毛主席对自己的评价,李先念感动得热泪盈眶。之后,李先念被安排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结业后又进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马列学院和抗大的广大学员们都陆续被组织安排了工作,走上了抗日战争的前线战场。李先念也不例外,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的谭政找李先念谈话:

“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129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

从军政委转任营长,这可是连降6级,但是李先念却坚定地回答: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不久,毛泽东在得知李先念被降为营长的消息后,让人把李先念叫去,问:

“听说安排你到129师当营长,有这个事吗?”

听了李先念回答后,毛泽东说:

“这太不公平!”

李先念感动得涌出热泪。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李先念重新被改任为新四军第4支队参谋长,后来又被刘少奇、朱理治留在了鄂豫边区,担任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军委的决定以新四军第5师等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原军区(当时的全国六大作战区域之一),由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司令员。1946年6月,国民党30万装备美械的精锐嫡系部队分兵四路合围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周围顿时战云密布,战鼓轰隆。面对当时万分紧张的形势,毛泽东审时度势立即向李先念发去电报:

“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以免延误时机……”

李先念按照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立即与参谋部对突围方向、突围时间、如何突围进行了整体部署。6月26日晚,李先念指挥中原军区的部队抢在国民党军发动总攻击之前发起战略转移,拉开了中原突围的序幕,同时也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李先念连续指挥部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多层围堵防线,胜利进入陕南地区。按照之前制定的突围路线,进入陕南后要直接前往延安,但在进入陕南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一连给李先念发了三次电报,指示中原军区部队不要北上延安,在陕南地区化整为零就地和敌人进行游击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各种困难,李先念无条件坚决服从党中央的决定,在条件极为艰苦的陕南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将胡宗南率领的国民党战略预备队全部吸引了过来,整整牵制住了国民党约36万人的部队,间接地为中央和其他兄弟解放区分担了压力。这样做的后果便是李先念所部要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重兵围剿,李先念一手打造出的部队损失很大,但党性极强的李先念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或牢骚,这也是李先念日后赢得党中央和毛主席长期信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建中原军区,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毅、李先念任副司令员。1949年5月,按照组织的要求,李先念前往湖北担任湖北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面主持湖北省的党、政、军等各方面的工作。李先念一行人一到湖北,当地一些旧势力及不法资本家趁湖北省政府立足未稳,公然大量囤积粮食、布匹、煤炭等物资,造成了湖北地区的金融动荡。李先念从湖北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灵活策略,团结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主动联系上海等经济实力强的城市,以最快的速度往湖北大批量调运物资,很快稳住了湖北的市场,使湖北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打开了湖北工作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先念

1954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地方上选调一批能力强、有才干、年纪轻的干部到中央担任领导职务。陈云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推荐了李先念,推荐他担任新中国财政部的部长。随后组织委派陈云和邓小平分别找李先念谈话,向他传达中央打算让他出任财政部部长的决定。对于长期从事军事指挥和在地方上工作的李先念来说,由于到中央工作的思想准备不足,担心工作干不好,因而犹豫不决甚至推辞不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明白李先念的顾虑,于是特地把他叫到了中南海,打算亲自给他做思想工作。李先念到中南海后,一见毛主席,便表示自己干不了那个工作。毛主席笑着说:

“你干不了,不想干,那只好把国民党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从台湾请回来,让他干好了!”

李先念听到毛主席这么说,赶紧说:

“主席,那还得了,那我还是服从中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9月,根据中央的决定,李先念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协助周恩来、陈云领导经济建设。在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这个职位上,李先念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协助周恩来、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基础的确立、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谨以此文纪念革命前辈李先念,今天的盛世,如您所愿,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