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新开个系列,聊聊战国时候的事,本来想先聊聊春秋,不过后来想了想还是先聊聊战国吧,关于战国的开端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个,一个是田氏代齐,一个是三家分晋。可能是小时候很早就看《资治通鉴》的原因,所以我个人也倾向于司马光老先生的观点。以周威烈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战国的开始。

所以咱们就先来讲讲三家分晋的事,一般人讲三家分晋开始都是直接从智伯带着韩康子,魏桓子打赵襄子开始,而对之前的晋国六卿一笔带过,但是讲故事吗,肯定要把开头讲清楚了,如果不把晋国六卿讲明白了,是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三家分晋的。所以咱们把视角往前面拉一拉,拉到赵襄子父亲赵简子的时代,来好好聊一聊晋国六卿时代的争斗。

赵简子名鞅,字志父,简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都叫他赵简子。简这个谥号其实很有意思,古代皇帝用简的比较少,东晋时候第八个皇帝,司马昱的谥号是晋简文帝。南梁第三个皇帝萧纲的谥号是梁简文帝。这两位当皇帝当的都很失败,司马昱本来是会稽王,东晋权臣桓温废了司马奕之后才当的皇帝,从开始当到死基本上一直活在桓温的阴影下,这个皇帝可以说是当的憋屈,死的更更憋屈,而另一个萧纲,更差劲。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第三个儿子,也是著名的昭阳太子萧统的亲弟弟,在萧统死后被册封为皇太子,但是因为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因此他被侯景立为皇帝,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一年之后就又被侯景给废了,并惨遭杀害。所以可见谥号为简的皇帝其实都不咋地,那这个简的谥号的意思是什么呢?

所谓壹德不解曰简,平易不疵曰简,这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很努力的一心一意做事,性格平和也没什么毛病。老铁没毛病也许是句好话,但是作为皇帝的谥号,这里外里潜台词可就有点你啥也不是的意思了,虽然说是美谥,但多少有点埋汰人的意思,那么赵鞅为何会有了简子的谥号呢,咱们先看看赵鞅在世期间都做了啥,大家自己分析。

赵简子初次登场是在公元前517年,这一年国际上有两件大事一件是鲁国的内乱,因为跟我要讲的内容无关,所以关于鲁国的这次内乱咱们以后聊春秋的时候讲,还有一件就是赵简子代替晋国以盟主身份参加国际同盟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周朝的爆发的王子朝之乱。

王子朝之乱起因是因为周景王太子寿去世以后,立了王子猛为太子,但是呢,后来他又想改立自己最喜欢的庶长子王子朝为下一任周王,但是呢,太子不是你想换,想换就能换,对于这件事,刘献公虽然没意见。但是单穆公,还有刘献公的庶子刘蚠都不同意周景王的想法。单穆公就是单国的国君,同理刘献公就是刘国的国君,这两个都属于周朝的畿内封国,也就是在周朝自己的封地之内的国家,之前自然是都在陕西,后来跟着周王一起来了河南,俩人的封地一个大概在今天的孟津附近,一个大概在今天的偃师市附近。

这两个同时也是周朝的执政卿,本来周朝的执政卿之前一直是由领地外封国的国君担当,比如比较有名的郑庄公就是周朝的执政卿,但是随着虢国的国君死了以后(就是那个假道伐虢的虢国),执政卿就改为有领地内封国的国君来担当。最开始自然都是用周王自己的直系亲属,还轮不到单,刘这种不入流的小角色,但是架不住自己人和自己人斗,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单,刘两家一下子就崭露头角,成了周朝国内举足轻重的狠角色。

所以他们不同意,周景王虽然是很生气,但是又没脾气,于是王子朝的师傅宾孟就出主意不如找个机会干掉他们,周景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决定在打猎的时候把这俩孙子喂了野兽,毕竟直接杀不太好,还是意外靠谱些。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还没杀他们周景王自己先心脏病发作去世了,结果周景王还没过完头七,刘献公也突然死了。不过据后人揣测,周景王和刘献公可能都是被单穆公给害死的,螳螂捕蝉是黄雀在后啊。刘献公一死,单穆公觉得机会来了,可以捞一把大的,于是立马动用自己的实力让刘国立了刘蚠当刘国的国君,也就是刘文公。本来是一分为二,现在单穆公相当于一统天下了,于是他就觉得自己行了,可以玩把大的了,自己现在有刘文公这个小弟,实力强大了,自然该找那个眼中钉肉中刺的王子朝和他的师傅宾孟算算账了,毕竟这俩孙子曾经想过算计自己啊。想到就要做到,于是立刻就搞死了宾孟,可惜没抓住王子朝。

虽然没杀了王子朝,不过此时的单穆公在周朝境内也算一手遮天了,于是开始大量打压之前的旧贵族,当时周景王在世的时候,因为刘献公的关系他还多少有点顾忌,现在开始肆无忌的对旧贵族下手了,这一下子好多人就瞬间下岗。王子朝就觉得机会来了,此时周朝实际上已经衰落的很厉害了,所以王子朝就联合所有被单穆公打压的旧贵族一起进攻在王城的单穆公及周悼王,也就是之前的王子猛。王子朝主要是是得到尹氏、召氏、毛氏、原氏、儋氏、宾氏、鄩氏等失势贵族的支持。而悼王则主要依靠执政卿单穆公、刘文公和司徒丑、樊氏、巩氏、阴氏、党氏、庆氏等大夫家族的支持。

王子朝也不白给,真就把悼王以及单穆公,刘文公给打跑了,但是他们不甘心啊,于是立刻就去晋国搬救兵。希望晋国可以出兵平乱。这时候晋国早已没了当初晋楚争霸时候的雄风,早就拉垮多年了,国内基本上就是六卿说了算,也就是赵,魏,韩,智,范,中行六家。这种能在国际上造成良好影响的事他们自然是愿意参加,毕竟不管怎么说,王子朝都没有和悼王争夺的理由,他不配啊,于是六卿发兵就把王子朝给收拾了。可是这个悼王也是不争气,好不容易夺回了王位,没半年也死了。他死了之后单穆公又自作主张立了他弟弟王子匄。也就是后来的敬王匄。

这一下王子朝又蠢蠢欲动了,为什么呢,因为和敬王匄比起来他更有资格当这个周王,首先悼王敬王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的母亲不是皇后,这时候太子寿和皇后都已经死了,也没法再认皇后当妈了。所以应该遵循无嫡立长的原则。最大的就是庶长子王子朝了,因此从法统上来说确实应该是王子朝继位。但是从悼王这边来论,认为就应该立周王的亲弟弟,一点毛病没有啊。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块有点乱,其实不光你们觉得乱,当时晋国的六卿也觉得乱,所以这次不知道该帮谁了,毕竟出兵了为了扬名立万的,这要帮错了,那不是费力不讨好,还让天下人笑话吗,因此,虽然敬王被打得跟孙子似的,六卿一直是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

话说有一天郑国的执政子大叔来找六卿之一的范献子喝茶。子大叔就是被孔夫子夸成一朵花的子产的侄子,他一来范献子就和他打听王子朝和敬王的战况。并问他这事我们应该怎么办,帮谁不帮谁啊。子大叔一边喝茶一边说:我们郑国这种小角色,自己家的事还顾不过来呢,哪知道这种事该怎么办啊。现在发生这种事,我们是吓得不要不要了,可是我们这种没见识的人,怎么知道大国该怎么办呢?您自己看着办吧。不过酒瓶里空了,着急的应该是酒坛子,而不是酒杯。反正王室出问题了,耻辱的是你们这种大国啊(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

子大叔说完这段话以后范献子的反应很有意思。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宣子就是韩宣子,当时晋国是六卿轮流执政,当年正好赶上了韩宣子,问题是范献子害怕什么呢?这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被子大叔捅破了,范献子也就明白了,当时敬王已经是周王了,不管他在法统上站不站得住脚,都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周王是谁并不重要,他就是个吉祥物,大家并不关心这个吉祥物是不是符合准入要求,但是大家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如果吉祥物想换就换的话,那大家就会觉得负责管理吉祥物的人是不是能力不够啊。当时天下公认的大国只有齐晋楚,你晋国不管,要是等另外两国管了,当天下霸主的事还轮得上你吗。晋国就会被天下人所耻笑,而晋国现在被六卿所掌控,所以人家瞧不起的不是晋国,而是六卿,如果六卿在国际上名声臭了,没了国际影响,以后怎么在国际上混啊。所以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不过当然了,这事也未必不是子大叔和范献子玩的一个双簧,因为范献子和刘文公是姻亲,所以他肯定是想帮着自己家亲戚啊,但是其他五卿又没有这亲戚,自然没有他这么上心了。

当然了,六卿也没白忙活,搞定王子朝的事情以后,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的好评和大家的赞赏,也为后来的三家分晋添加了必要的政治筹码,所以司马迁也说晋益弱,六卿皆大。

而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却不是范献子而是赵简子,因为不但结盟的盟主是他,最后护送敬王回王城的也是他。

赵简子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就干了这么一件露脸的事,绝对是赚足了人气,然而还没完,露脸的事就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