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关于全职妈妈的处境讨论非常热烈。不带孩子说你不配做妈妈,孩子又被骂“白吃白喝”,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想出来找工作,又各种被嫌弃。女人实在是太难了,说多了都是泪。不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不少全职妈妈逆境里不放弃,活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在带娃期间,起早贪黑见缝插针地学习和考证,有考了教师资格证的也有完成会计初级、中级的,有了这些证书的加持,再回职场,道路也变得顺畅许多。

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焦虑的就是不断学习、时刻保持进步和警醒的人生状态但如何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呢?在开始学习这之前,建议大家得做点功课,才能少走点弯路,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我最近也在考会计职称,所以也研究了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内容。无意中看到一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李书玲所写的《心智成长》,觉得还是挺有启发的。书中提到的常见的九大学习障碍,我们在生活中确实是会遇到,李书玲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的“思维训练法”和“心灵训练法”干货满满,刷新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的九大学习障碍

常见的九大学习障碍

想要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提升个人能力,你首先得对常见的学习障碍保持觉察,正视并且跨越这些障碍,从而在自己的大脑和心灵中植入正确的学习观念,练习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李书玲总结了常见的九大学习障碍,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信息获取便利与判断力困境
经验固化与成功的障碍
概念与信息污染
努力学习与知行分离
内求与外求的误解
能力、动力与心力
沟通的障碍
最熟悉的陌生人
心灵的困境:阴谋论与假想敌

以上九点内容比较多,我着重挑选3点来解释下。

信息获取便利与判断力困境: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精准推送、同类信息重复强化,导致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呈现更加偏执的倾向。比如某宝,你早上刚刚看过一件女装,下午再刷手机,就会推荐给你一大堆类似的商品;某音小视频,会根据你的喜欢不断推荐,让你欲罢不能。这些信息大量涌入大脑,我们会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失去判断力,遇到问题习惯搜索,而不是动脑筋思考。

经验固化与成功的障碍:

在很多人的学习过程中,经验固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逻辑单一化成为其进步的最大障碍。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想要看见的样子。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的世界,你会越走越偏。比如有些做生意的老板一直倾向于线下,对网络销售不屑一顾,结果在去年直播带货疯狂时,没能抓住风口,损失惨重。

概念与信息污染:

比如网络时代,各种大V发声,关于读书这件事,各有各的说法。有人说要重视质量不看数量,一字一句地细读,才能学到知识;有人说要泛读,增加知识的广度,需要用的时候知道哪里能查就行。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理论,然后自圆其说。如果你选择了泛读派,只顾追求每年读了多少本书,不顾实际提升的效果,久而久之就会令自己产生“努力学习和持续进步”的错觉。这些概念与信息污染,会让我们的学习停留在简单认知和逻辑自洽阶段。

努力学习与知行分离,指的是学与做分离,把“知道”当成“做到”;内求与外求的误解则指有一部分人过于看重外界对自己的看法,把关注点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自身成长,造成焦虑。剩下的几点比较好理解,这里就不一一详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中对照检查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效学习能力的提升技巧

高效学习能力的提升技巧

上面我们讲了学习的九大常见障碍,那么到底该如何破除这些障碍,高效学习呢?李书玲在《心智成长》里给出一个系统的提升方案,共分为3步。

1、首先树立高效学习的正确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想要学习有成效,首先要建立5条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一,对“我”的觉察和认识是学习的前提。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偏好,你要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东西去学。

第二,向内求,勇于面对并保持积极的预期。遇到问题时,切记怨天尤人,一味把错误归咎到他人身上,要懂得自我反思,发现自身不足,积极改变。

第三,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人独处学习效率高,有人互动更出火花,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第四,既要训练思维能力,又要学会炼心。学习的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

第五,将实修、实操贯穿学习的始终。知行合一,学到就要用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思维训练

遇到问题,思维上要从大处着眼,纵观全局,抓住本质;行动上要从小处着手,打牢根基。如何从小处着手,这里李书玲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我们学习的基本功,孩子们在课堂上也是训练这些,只要把这4点做好,成绩不会差。

“听”是一种吸收能力的表现,关键点在于听的过程中需要抵抗自以为是的解读以及情绪的干扰。保持开放的心态、用心倾听、不随意回应,保持平等与尊重。生活中很多的误解就在于我们不会“听”,把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语,解读出“看不起人”的大有人在。

“说”则是表达能力的表现。你得让对方能听懂自己的观点才能传递影响力,别说半天别人一脸懵。所以说的过程中,讲话的人的注意力一定要在听者身上,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语速、内容深度等,不要自顾自。其次,注意方式方法,让对方轻松愉悦地接受最有效,最后坦诚、用心是根本。

“读”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全心投入、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带着自己的假设、偏好和认知去解读。

“写”的表达方式需要更加完整、准确和严谨,内容呈现也要更加结构化和逻辑化。这个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长期坚持练笔。量变产生质变。

现在做自媒体的朋友很多,但做得比较好的也算是“凤毛麟角”,高手与菜鸟之间,“听说读写”这四点差别很大。有的人的文章读起来欲罢不能,粉丝暴涨;有的人的文章则干巴巴言之无物,没人看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心灵训练

心灵训练这节,李书玲主要强调的是“专注”,也就是要在学习时全情投入,达到“心流”状态。认准对的事情,哪怕就是非常枯燥,也要在基础阶段一遍遍地去练习。

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少不了。日本人比较强调的“匠人精神”就是例子。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就是一辈子只做寿司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故事,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被日本人视为国宝级的人物。他的店面里,每天的寿司必须当着客人的面亲自操作,以保证食物在最好的口感时被食用。选料也是一等一的严格,没有好的宁可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多岁依然不肯懈怠的小野二郎曾说:

“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高度的自律、专注与敬业,让小野二郎在一复一日的重复中体会到非凡的趣味,同时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荣耀。一心一意,矢志不渝。说起来挺简单,做起来确实难。但我们可以试一试,养成习惯就容易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抛弃过去的过程。无论是职场女性也好,还是全职妈妈也罢,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学会向前看,让心智成熟起来。自我增值的过程,不仅是给自己底气,也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如果你也有学习方面的困惑,不妨看看这本李书玲的《心智成长》,一本优秀女性必读的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