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据《新唐书》记载,李白是兴圣皇帝李暠的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人,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翻译】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歌妓们在船的两头吹奏着箫管之乐。

船中载着千斛美酒,载着歌妓在江中随波逐流。

仙人们等待着骑着黄鹤在太空翱翔,而我这个海客则是坦荡无忧的与白鸥嬉游。

屈原的词赋光彩夺目,至今仍与日月同辉,楚王曾经建造的亭台楼榭早已经不复存在。

我诗兴大发的时候,落笔可摇动五岳,写完诗,我的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都是过眼云烟,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向西北倒流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开元年间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时所作,有人认为作于公元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诗人因有感于“世途多翻覆”的现实而吟出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以江上的游玩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富贵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追求。

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舟这个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世界,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承上启下,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并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应开头的江上泛舟,写出诗人藐视一切,豪放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存,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全诗形象鲜明,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立意清晰,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