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文明作为目前唯一传承五千多年仍未断层的古文明,其中的神秘不言而喻。虽然我们常用千年来形容中华文明,但在人们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那更久远的历史因为其本身没有文字更不可能有文字记载,所有的追溯都只能依靠考古来完成了。根据现有的记载,夏朝或许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虽然商朝文字趋于成熟显示了夏朝必然也有文字的雏形,但考古发现至今未见夏朝文字的踪迹。不仅如此,连夏朝的遗迹都仍然没有定论。相比之下,同样未见文字的三星堆也让人百思不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三星堆没有文字记载,其起文物的造型及寓意却与《山海经》不谋而合。山海经作为华夏奇书,其中记载的到底是在三星堆文明的之前而被作为文物铸造的参考,还是在其后将这些风俗加以记载,这不得而知,但随着三星堆的发掘,《山海经》记载了上古文明的说法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三星堆因为暂未发现文字,所以流传已久的历史文献都难以与之印证。但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大致可以确定其文明存在的时间,在距今三四千年前便有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文物,足见当时高超的青铜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此次三星堆的发掘备受关注而在这之前却少有耳闻,但三星堆的考古工作却一直没有停止,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发现的与收获。随着文物的不断出土,其彰显的青铜技艺让人更为坚信上古时期存在高度文明的可能。尤其是这些堪称三星堆文物标志的青铜器,无论是其造型还是纹饰及寓意都完全传承于上古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青铜神树”的发现,不仅在文物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民间同样让人心驰神往,同时也使得与之相关艺术作品甚嚣尘上。在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发现之前,这些无疑只存在于神话传说当中。而神树的出土则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除了其铸造工艺以外,树上的纹饰与组件几乎和神话传说如出一辙。而记载“神树”最为详尽的无疑是《山海经》,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树木的枝叶还对其名称及作用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书中管这种神树称之为“扶桑”、“建木”、“扶木”等,树枝上的乌与太阳也与书中的记载不谋而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出土神树上的龙纹饰可以看出,古蜀人是以此祭祀供女巫与三界交流之用。而《山海经》中的记载也是作为连接天地的桥梁,据说黄帝等上古神人便是通过此树往来于人间与天界。新发现的商铜爬龙柱形器又再次与《山海经》密切相关,这件青铜器柱顶与柱壁上有龙与夔,龙立于柱顶,而夔则头向下依附于柱壁。两种动物历来都只存在于远古传说之中,而首次记载夔的便是《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三星堆已经陆续发掘数十年,但依旧是冰山一角,随着三星堆的发掘《山海经》也必然会有更多的印证。如今人们也逐渐重新审视《山海经》的价值,许多上古遗址的发掘更需要借助《山海经》来综合探索,以往的荒诞之书或许就是远古文明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