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是主要流布于黄河中游一带的一种民间戏曲剧种。起源于道教道歌,流派较多。仅在山西,道情剧种就有好几种,诸如晋西道情(以临县道情为代表),晋北道情(以神池道情为代表)、晋南道情(以洪洞道情为代表)等。柳林道情属晋西道情系统。其中又有以孟门五里后为中心的扬调道情和以王家沟乡一带的本调道情两个截然不同的剧种。
晋西道情从剧本到声腔表演到舞台美术都已具备一定规模。它具有人物少,化妆省,舞美简等特点,一场戏只须三二十人就成。一个四五百人的村子,不出村就可配备所需人员。排练省时,演出省钱,且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它从出现起就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晋西农村有很大的影响力。
一、 追本溯源
道情剧来源于唐宋时期道家宣扬其道教理论,规劝人们修仙养道的渔鼓简板。相传唐代重臣韩愈的侄子韩湘子,从小懒读经书,喜慕老庄出世哲学,后来成道仙去。为了超度其亲属随他修道成仙,他以游方道人身份,手拿渔鼓简版到处传唱宣扬道家超脱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到了后来逐渐形成一种说唱方式,一个小小的剧种。
明清时期渔鼓简版式的传唱已发展成可以登上舞台的演唱形式了。渔鼓简版发展成以芦管为主的文场乐器,包括芦管(农村称管子)、四音(二胡的扩展,子弦和老弦都是双的,成为四根弦,故名四音)、胡胡、三弦等;以鼓板为主的武场乐器,包括战鼓、小铲铲、铙钹、马锣、铰子等。登台人物生旦净丑俱全。生包括小生、老生、胡子生;旦包括小旦、老旦、花旦;净包括大花脸、二花脸;丑又名三花脸。全部演出人员只需二十个左右,文武场人只需八人左右(古称八人班),一台戏三十个人就富富有余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永宁州(今离石)一带,韩家坡、五里后、大庄,差不多村村有道情班。大庄村的道情班人员小生刘任保,小旦刘还全至今健在,下曹家坡的道情班直唱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荣西村的道情班“文化大革命”期间移植京剧《红灯记》,以道情形式,演唱现代戏,饰演李玉和的康玉山今虽六十多岁,但还可一大板一大板地忆唱《红灯记》中的段子。韩家坡的道情剧,饰演小旦的刘殿和(1888-1956),扮相俊美,嗓音甜润,每当登台,足踩高跷一付,高跷下面木工制成小脚,登绣花鞋,腰中八幅罗裙,遮住高跷,露出绣花小脚。他不只会唱道情,还能唱大段的晋剧,在周邻村庄有很好的声誉。
我县高家沟乡的道情也曾远近闻名,据今年87岁的老艺人高玉珍讲述,他的爷爷辈小得时候,村里就有道情。当时的道情是清唱和站唱。到每年的正月十五期间,总要在“天官会会”前唱上三天三夜。后来村里组织起道情剧团。演出段子由原来的清唱段子扩展为本子戏。演出的剧目有:《芦花》、《采桑》、《杀狗》、《斩子》、《十万金》、《杭州买花》、《会凤群》、《金堂会》等三十多个剧目。高家沟的道情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有过繁荣昌盛的气象,出现过很多艺术高超的民间艺人和专业演员,如唱生的有高启贵、高步顺,唱旦的有高呸喜、高元亮,丑角子有高步营、高步尧以及花脸卫青长等人,都是相当有名的演员。据高玉珍老人回忆,道情在陕西等地演出一回,挣的白洋回来时用驴驮着。
二、 艺术特色
道情是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歌舞、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音乐和剧目两大部分组成。它的音乐比较古老。基本由五声音节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有着浓厚的中国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有着浓郁的晋西地方风味。音乐由锣鼓点、曲牌、唱腔三部分组成。锣鼓点大部分是从晋剧中吸收过来的,有“七锤子”,“介板”、“叫板”、“虎抱头”等四十六个之多。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共五十二个之多。道情各种唱腔既可独立使用也可组成成套唱段,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平调唱腔中主要有“终南调”、“七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道情唱腔丰富,有着“道情九湾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的特征,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
道情剧虽小具规模,生旦净丑俱全,但剧情集中涉及人物少,用人省。加之服装道具廉价简便,文场武场要求通易,往往一个村子就能组织一个业余剧团。如头属王家沟乡一带就有碾焉、坡上曹家坡、下带等就有10余碾个焉、隆年村间庄南就都曹诞有家生道坡、南凹、沙咀头、上曹家坡、下曹家坡、王家凹、刘家山、云西、大庄、韩家坡等10余个村庄都有道情剧团。韩家坡村的业余道情剧团约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诞生了,传了四五代,在村里生存一百四五十年。大庄、下曹家坡的业余道情剧团也都传了四五代,每代都有较有名的角色出现。
三、 剧目及音乐
流传于柳林县境内的道情剧,通常上演的剧目有二三十个,代表性剧目有《合凤裙)、《牡丹亭》、《烧窑》、《闹店》、《挂画》、《杀狗》、芦花》等。
道情音乐包括唱腔、文武场等。唱腔有十字调、七宇调、老西、中南、一枝梅、闹五更、流水、介板等近20种。其中十字调、七字调等从最原始的渔鼓简版演化而来,属道情剧中的原调子、老调子。流水、介板则是移植晋剧中路梆子中的调子。中南、老西、太平军、闹五更等则是吸收当地民歌中的精华。这也是道情剧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因之一。
道情剧的文场以芦管为主乐器。芦管有竹制、铜制等,但最原始和最普通的芦管还是粗芦苇制的。其哨子也是芦苇制的。演奏者为了取得音色高低的效果,就把芦管从口中拔出来插进去,用口噙哨子深浅确定音色的高低。芦管上开八个孔,正面七个,背面一个,放开七孔中的每一个,都能吹出一个音阶,如筒音为C调,靠下面第一孔为6,,依次为7、1、2、3、4、5,除了芦管,还配备胡胡、二胡,三弦。还有四音。
武场乐器以云板、小铲铲为主,另配战鼓、板鼓。伴奏唱腔用云板、板鼓,过门时坐板人用板鼓箭敲击战鼓,同时奏小铲铲。也用大家伙铙钹、马锣、铰子等喧染悲苦、愤怒的气氛。文武场一般八个人就差不多够用了。因此道情文武场也叫“八人班”。
四、 表演形式与习俗
通情剧表演最初都男演员,旦角统由男人化妆扮演。王家沟乡韩家坡村刘殿和,刘殿芝,大庄村的刘仁保,刘还全等都是扮演旦角的好手。解放后,随着妇女的解放,道情剧开始有女性参与,男角更趋多样化。
道情剧一般与村里的秧歌为一套。每年正月里,白天闹秧歌、晚上登台唱道情。有时也出村表演。出村时,每当进出村口(主村、客村)都放三声铁炮(铁炮共备四门,其中一门为备炮,恐有瞎炮夹念等障碍,以取连续三声的气势与效果)。秧歌及剧团负责人走在队伍最前面,负责与客村接洽,客村要盛情接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群众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道情剧团的市场与经济效益开始萎缩,大部分团体自消自散。特别是随着一批老艺人的相继过世,组团演出更是困难重重。柳林道情目前存在较大的生存危机,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
刘廷奎/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