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点感慨,经过这段时间的系统学习,我才真正理解一句话:父母所有的陪伴,都是为孩子的离开做准备,因为这是生命本能的渴望。这一切,都那么完美地由每一次发展的飞跃串联而成,只要外界不横加阻拦,就会按照早已写好的“编码”向前发展。
孩子吃手,TA找到了除妈妈的乳头以外,其它能带给TA安慰和快感的物体,而这个物体是自己的手,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人的给予就能获得,可以“自给自足”。从这里开始,生命的本能就引领TA一步一步离妈妈远去。离乳,意味着“吃”不再依赖于妈妈;分开睡,表明TA集聚了足够的心理力量独自面对黑暗;离开家上幼儿园,开始自己的社会交往,“爱恋”的对象或许从父母逐渐变成王小明李小花……
性教育先驱们致力于探索人类性发展的“编码”,他们通过观察、调查问卷,以及与儿童、家长和教师的交谈等方式,试图在大量案例基础上总结出性发展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开展性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不过,就像有些孩子根本不需要先学会爬,就能直接迈步学走路,个体的性发展不一定遵循普遍的规律。孩子性发展阶段不明显,时间提前或滞后,都是正常的。
01
0~1.5岁:吸吮占据主要地位。吸吮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作用很大:(1)饱口腹。(2)发展手脑协调能力。(3)调节心理,积蓄能量以应对外在世界带来的压力与不安。(4)通过吸吮刺激口腔粘膜从而获得欣快感,这种欣快感以后会整合为成熟个体性快感的组成部分。除了母亲的乳头、奶嘴这类提供口粮的物体之外,儿童也会吸吮自己的手或者其它能接触到的东西,其中最常见的是吃手。
充分满足孩子吃手的需要。我以前就知道,不要阻止孩子吃手的行为,帮TA洗干净就好,因为“书上”是这样讲的。在真正理解到生命本能的强大之后,我才明白:喂,孩子是要长大的,不让TA享受吃手的自娱自乐,难道让TA一直迷恋妈妈的乳房,永远做妈妈的小婴儿吗?
做好离乳的准备和实施。孩子吃母乳有两大功用:提供食物、提供安慰。孩子1岁以后,母乳提供的营养十分有限,在“提供食物”这一功用上光荣退役完全没有问题。而从孩子内在心理机能发展的角度,1岁左右是孩子从与母亲的共生逐渐走向独立自主的开始。在1-1.5岁断乳,是顺应生命内在发展规律,鼓励孩子继续向前发展。
离乳不仅仅指孩子口粮来源的改变,也意味着不再允许孩子将乳房作为性快感的来源,继续吸吮或用手抚弄。在离乳的过程中,如果孩子需要,可以提供一些依恋物,比如安抚奶嘴、孩子钟爱的布偶。同时,引导孩子更多从玩耍和游戏中获得愉悦,妈妈逐渐从“口粮”的提供者转变为精神食粮的提供者——“我们虽不再是一体,但我永远可以作为你的安全基地存在。”
02
1.5~3岁:练习控制排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说话、走路、自主进食,有一种“我长大了”的感觉。因此,TA也迫切地想要掌握排便的主动权。TA通过憋尿、憋大便来探索自己所能控制的临界点(同时通过括约肌的收紧和放松体验性兴奋)。正是一次又一次地“憋住”和“放松”,使得尿道和肛门的括约肌功能增强,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心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比起孩子吃手,憋尿憋便可能是一件更让父母抓狂的事。一来,弄脏了裤子和地板什么的,免不得要打扫一番。二来自己没能HOLD住孩子“便事”的挫败感带来自我贬低。三来还担心如果孩子总是这样怎么办。
控制住想出手干预的冲动吧,如果孩子的尝试没有得到尊重,那TA本该在这个阶段得以满足的发展需求就会延迟到下一个阶段。一些4、5岁,甚至7、8岁的孩子仍然会尿裤子,排除进入新环境等外在压力,这实际是一种“找补”行为,是孩子内在发展受阻后试图修复的现象。
03
0~3岁还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相对来说,吸吮和控制排便,有比较清晰的先后顺序。但性别意识的发展,却没有特别明显的时间界限。3岁左右,大部分孩子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性别认识,既包括对生理性别的认识,也包括性别角色概念的形成。这是通过孩子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探索,以及对周围人的观察和模仿而实现的。
探索自己的身体。孩子可能会出现用手摸、抠自己生殖器,甚至放东西到生殖器部位的行为。对于孩子探索自己身体的行为,家长别大惊小怪,既不鼓励也不反对,视而不见即可。如果孩子的行为可能弄伤自己的身体,要及时阻止,告诉TA那样会弄伤自己。如果孩子对身体的构造有疑问,可以找到合适的绘本和TA一起阅读。如果孩子主动问起关于生殖器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这个味道?父母要保持平静,就像回答孩子关于鼻子眼睛嘴巴的问题一样,以科学的态度应对,不能灌输“脏、臭”一类的评价,破坏孩子对身体的美好意象。
探索他人的身体。对身体的充分认识应先于界限的建立,在孩子3岁以前,不宜强调身体界限。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洗澡,让孩子认识到爸爸和妈妈身体的差异,明白自己的身体是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2.5岁左右,孩子对身体的好奇达到高峰,可能会专门提出要求,观看、抚弄父母的身体。对于孩子的这个要求,父母应当坦然面对,并予以满足。
性别角色概念的形成。孩子通过观察周围人的外貌、穿着、行为,逐渐理解到不同性别角色的不同。比如:妈妈有时候会穿裙子,衣服颜色更丰富,而爸爸的衣服看起来都差不多;妈妈或者有些阿姨会留长头发,而叔叔们好像都是短头发;妈妈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一家人出门时通常是爸爸开车。
对于孩子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家长应该秉持这样一些原则:
不要跨性别养育孩子。不把男孩当女孩养,给他穿裙子,扎辫子一类;也不把女孩当男孩养,经常给她穿些很男性化的衣服。这个观点可能会被批评“政治不正确”,似乎干涉了孩子的自由选择。这里表达的是父母不能不顾大众习性,故意跨性别引导,让孩子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障碍,而不是说孩子做出性别角色选择后父母非要“矫正”TA。
允许孩子对其他性别行为进行尝试。据我了解,很多女性小时候都有模仿男孩站立着尿尿的经历,也有少数男孩出现偷穿高跟鞋,要求妈妈给自己买裙子穿的现象。这不过都是孩子探索的一种方式,并不意味着TA的性取向有什么异常。父母们静观其变,不予干涉强化即可。
对性别报以平常心。很多地方长期以来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后来又出现了“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的说法。虽然只是玩笑话,但不少父母的内心的确对孩子性别有偏好。如果父母的性别偏好不经意透露出来,可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比如有些男孩的妈妈,看到打扮得漂亮的小女孩,会忍不住赞叹:“好漂亮的小裙子啊,要是你也是个妹妹就好了”。或当着女儿的面说:“还是男孩利索,没那么多麻烦事儿”。同样,为了让孩子喜欢自己的性别,有意贬低另外一个性别也是不可取的。比如对男孩说:“你看,你可以站着尿尿,女生就不可以,说明男生就是比女生厉害些”。总之,对孩子的性别教育,要让TA懂得,生命是高贵的,不管男孩女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觉得有帮助,建议关注我~
后续两篇分别为4-10岁,以及青春期性教育要点。敬请期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