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可以砍林种茶得一时钱财;明天,又要拿什么保护生态?近日,一则西双版纳毁林种茶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被称为“中国普洱茶之乡”。近年来,随着普洱茶价格逐年升高,为了增加树茶产量,一些村民打起了歪主意,不惜砍树种茶,布朗山乡出现了毁林种茶的现象。据悉,砍树的村民在行动前并未经过任何许可,毁坏林地为村民擅自行动。由于大面积种植茶叶,林地遭到了严重地破坏。(4月9日  《环球时报》)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价格的逐年升高,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村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兼之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毁林种茶成为了新时尚。虽然当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加大了毁林种茶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可是毁林种茶现象依旧屡见不鲜。

砍树容易种树难,一株小树苗要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需要几十年的漫长时间才能实现。但是,部分村民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不惜以身试法,通过围剥树皮、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等手段大面积毁坏林木,达到砍树种茶增收的目的。

砍树种茶能得到一大笔钱财,而无法有效保护生态,又怎能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呢?毁坏林木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我国森林法第七十六条、第八十二条也予以了相关规定,但是村民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淡薄,根本不知道毁林是违法行为,也不考虑种茶毁林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最终壮大了茶叶产业,却是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先破坏再修复,将难以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因此,要实现生态经济双赢,需加大整治毁林种茶行为大的力度。地方和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坚决遏制种茶毁林行为,加大法律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普及和监督力度,让更多村民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产业的关系。唯有这样,才能有效杜绝种茶毁林的行为,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增收双不误,最终端稳生态致富的“金饭碗”。作者: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