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很多国家都投入很多资源进行军事研究发明。国家之间的技术剽窃更是频繁。二战时,苏联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他们偷的对象是美国。二战后期,美国将B-29、B-17等四引擎战略轰炸机投入到针对日本、德国本土的空袭。铺天盖地的炸弹像雨滴一样落下,所到之处灰飞烟灭。这让斯大林很震惊,他认为在未来战争中,靠人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战略空中力量将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他下令苏联的科学家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时间,研制出更厉害的轰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美国B-29轰炸机

1944年,斯大林通过情报网得知美国曼哈顿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这代表着美国研究出了原子弹,可以用于战场了。而担任投掷任务的是 B-29型战略轰炸机,B-29型战略轰炸机能凭借着其飞行高度的优势,避开敌方的地面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的拦截,还能跨洲飞行。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其轻型铝合金、遥控航炮、大功率发动机等都远远超过苏联航空技术水平。苏联这时也在研制原子弹,对于这个他们很有把握,但是对能携带原子弹飞行的轰炸机,苏联方面是一片空白。于是,斯大林向美国提出请求,希望能够获得B-29型战略轰炸机研发技术,美国当然拒绝了。他们以苏联空军已经超过德国,不需要这项技术为由回绝了。苏联吃了闭门羹,可也没有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在投弹中的B-29轰炸机

既然明的不行,那么就来暗的。斯大林指示情报战线尽一切可能搞到B-29详细的技术资料。可是苏联特工费尽心机,也只搞到B-29的全套驾驶说明书,对造飞机用处 不大。正当苏联一筹莫展之际,一件事情扭转了困局。美国对日作战,派遣了很多B-29型战略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有一架飞机因机械故障迫降在苏联远东城市海参崴。当苏军请示莫斯科该怎么做时,斯大林立马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他下令扣留美国机组人员,没收飞机。美国很生气,我们都是盟友了,怎么还扣留飞机?可是苏联找借口说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美国飞机飞到苏联上空,这就是侵犯苏联领空。无奈,美国只好坐在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与莫斯科保持亲密的关系是美国的高度优先事项。他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激怒苏联。谈判结果是苏联将美国飞行员遣返出境,至于飞机的归还则谈都不用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迫降在苏联海参崴的美国B-29轰炸机

1945年6月,美国的B-29轰炸机缓缓降落在莫斯科东北郊的苏联海军飞行试验中心跑道上。斯大林命令必须分毫不差地仿造出一架苏联的B-29。苏联正式启动了B-4计划,不久后改名为图-4。B-29有着复杂的技术系统,不可能轻易仿制出来。飞机部件总共有10多万个,需要画40万份草图。它的标准铝合金厚度为十六分之一英寸,当时的苏联根本无法生产出如此薄的铝合金。为准确复制每个部件,苏联人测量了每个零部件的尺寸并拍照存档,以便进行复制。技术人员小心地拆下机载设备和控制装置,并标记好液压管路和接线的位置。每个零件和子部件均进行了编号、标注和记录,然后将各个零件分发给相应的设计小组进行复制。苏联专门成立新的研究所和设计局,专业方向分别是自动化控制、新工艺和新材料,还兴建了多所军工厂。启动不到两年,第一批图-4轰炸机就按计划于1947年下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苏联根据B-29轰炸机设计的图-4轰炸机

在5月,苏联进行了首飞。当飞行员驾驶崭新的图-4升空时,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图-4极大提升苏联的额航空战斗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这样,取决于实力。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胜利;无论多么困难,都要赢得胜利;无论多么恐怖,还是要赢得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