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著名公益品牌项目“小善叔叔信箱”在泸州市泸县嘉明镇中心小学、嘉明镇罗桥小学、嘉明镇大同小学同时落地,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及其他特殊群体健康成长。致公党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殷君国,泸县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玲,省政协委员、成都云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善峰等及18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泸县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玲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小善叔叔信箱”是由成都云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新设计的公益服务项目,以设在中小学校园里的信箱作为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解答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等陪伴帮助,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2018年3月,致公党泸县基层委员会牵头引入该项目在泸县实验学校试点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021年初,由中共泸县县委统战部牵头协调、中共泸县县委政法委的支持下,泸县人民检察院、泸县公安局、泸县教育体育局、致公党泸县基层委员会、泸县总工会、团泸县县委、泸县妇联、泸县关工委、泸县残联、泸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及嘉明镇委镇政府联手采取“抱团式捐赠购买”的方式,引进小善叔叔信箱公益项目前往嘉明镇开展服务。据悉,该项目将面向学生采用以信件往来的方式为基础,开展包括心灵陪伴、微心愿圆梦、成长助力等在内的相关内容服务,通过收集孩子们的需求、愿望与梦想,面向全国组建专业的志愿者团队、设计活动、整合资源等,进行及时与积极的回应,服务更多的少年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致公党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殷君国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启动仪式上,出席领导为3所学校分别颁授了项目信箱和铜牌,相关单位向“小善叔叔信箱”嘉明项目捐赠了项目开展服务经费。

此次将“小善叔叔信箱”引进嘉明镇,是在党的100岁生日来临之际送给孩子们的一个礼物。该项目的引入,既扩展了“致泸合作·关爱未来”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未成年人得到心理健康辅导,同时也是致公党泸县基层委员会积极履行参政党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为下一步走进更多学校,覆盖更多泸县未成年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玲在启动仪式上说,泸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全县农业人口93万余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的有36万余人,中小学留守儿童比例高达40%。现有青少年儿童20万名,在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教育上,还存在着措施不多、形式不新等问题。“小善叔叔信箱”公益服务项目已经成为泸县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好培养、好老师。“建党百年之际,相关单位联手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嘉明镇中心小学校长叶小辉介绍说,该校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孩子们平时的喜怒哀乐无法倾诉,这一次“小善叔叔信箱”这个特殊的朋友来到学校,来到孩子们身边,真是“及时雨”。希望孩子们通过与“小善叔叔”志愿者通信,把喜怒哀乐、烦恼困惑及时通畅地与“小善叔叔”分享,把“小善叔叔”当成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在他们的帮助下,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成长为阳光快乐、善于学习的人。

据了解,“小善叔叔信箱”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联、中共成都市委社治委等单位表彰。目前已在四川省内18所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相对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落地开展服务,与超过30000多名中小学生通过书信交流的形式、“小善叔叔一堂课”等形式,陪伴这些特殊群体形成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人生态度。项目组与服务学生间通过书信往来,发现成长需求,搭建成长平台,有针对性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激发他们向好向上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逐步建立个人支持系统,拥有良好的心理和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