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枕寒 图 / 品香园提供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茶饮文化横贯华夏历史数千年,纵使是偏于一隅的海南岛亦不能免俗。

至上黎茶

至上黎茶

历史上的海南岛虽长期孤悬海外,但在还未从华南大陆断裂而出的年岁里,已有野茶树种子随风来到此地生根发芽。海南历史上诸多与茶有关的轶事也印证了饮茶之风早已在岛上成形:苏东坡在儋州生活时写下煮茶诗《汲江煎茶》、古村“施茶村”得名于明大学士丘濬曾在当地建亭施茶水。

据考证,海南的饮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500年以前。第一批岛民黎族远渡琼州,选择五指山山麓作为居所,在经年累月与山林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山野中有乔木具有提神、治疗疾病的功效,遂采撷嫩叶而食——那正是野生茶树叶。

黎族无文字,但茶叶的神奇功效经口耳相传后流传后世。随着当地村民对茶叶的了解愈深,生食茶叶亦逐渐转变为熬制药用、泡水饮用,并在明清时期与汉族交流融合后形成茶文化。当地人将此茶命名为“水满茶”,水满为五指山地区的旧称,在黎语中有“古老、至高无上”之意,足见此茶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明清时期,水满茶曾与黄花梨一同作为贡品进呈皇帝。

有关水满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为19世纪末出版的《海南纪行》,传教士香便文在海南旅行考察时发现“一些美丽的青藤缠在竹丛上,开着白色和粉色的花朵,空气中氤氲着香气。当地野生的茶树混杂在其他灌木丛中,被灌木白色的花儿覆盖着……”“当地人将其叶子采摘后晒干,带到集市出售,数量并不多,他们叫他‘黎茶’。”民国志书《海南岛志》也有印证:本岛向无人工茶,一般所饮之茶多仰给于外。本岛所产茶叶,皆采自野生茶树,而制法粗恶,涩味不佳。其中最有之茶,为五指山水满峒所产。树大盈抱,所制茶叶气味尚清。

由此可见,海南茶文化始于水满茶,产茶制茶史亦始于水满茶。

水满润红

水满润红

品质上乘的茶叶多产自崇山峻岭,具有地理上的不可复制性。大吉岭红茶与阿萨姆红茶产自喜马拉雅山麓;锡兰红茶产地海拔越高者茶叶品质越上乘;被称为正山小种的茶叶产自武夷山山区;而五指山为海南屋脊,终年雾气弥漫,日照时间长,平均气温仅有22.4℃,滋养而出的水满茶含多种营养成分,茶多酚含量高达35%,咖啡因含量约6%,属于特异种质资源茶树。

黎族人家不兴茶树种植,早年兜售的茶叶为野生茶,每逢春季上山采摘,再手工晒制成茶叶。《海南茶事》一书提及,相比茶园精耕细作的茶叶,野生茶香气更足,韵味更悠长。但水满茶的商业化仍需仰赖人工种植。19世纪60年代后期,五指山开始引进云南大叶种等茶品种,由手工转为工厂生产。同时期,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成立,野生茶树被划入保护范围,当地村民使用野生茶树种子培育,成功实现人工种植水满茶,可供三季采摘。

水满茶可制成绿茶与红茶。绿茶呈青绿色,略带苦味,有醒神之效;而红茶,《海南岛茶叶勘察报告》记载,可与印度、锡兰红茶相媲美。经过多年调研尝试,品香园将现代制茶设备与传统制茶工艺完美融合,取水满乡生态茶园种植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海南大叶种”茶树,经柔光自然萎凋、茶青揉捻等多道工序制成红茶,能最大程度上生成茶黄素。“海南大叶种”茶树制作的2号红碎茶曾连续四年被评为优质产品,1978、1979年两度在全国90多个茶样中名列前茅。

水满红茶色韵俱佳,有别于一般红茶。取适量茶叶,倾注沸腾热水,静待片刻,可见水满红茶的茶汤出落成清澈无杂的通透琥珀色,空气中红茶的醇厚香甜渐渐清晰,一口入喉,口感醇厚,香甜中隐隐有奶香,毫无苦涩之味。《海南茶事》书中形容:茶汤入喉,有多重香气,六泡之后,柔润感犹存,饮之畅快淋漓;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品尝过后也给出了“色如琥珀,香若芝兰,味同醇醪”的赞赏。

四季之茶以春茶为上品,春晓雪融之际,正适合沏一壶温润的水满红茶。

欢迎关注公众号:新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