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慕容素娟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领域,也是大国的战略必争之地。没有自主可控的芯片,没有过硬的产品,强国梦就是空中楼阁。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在设计、制造、测封等各细分产业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有一位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他脚踏实地又敢于突破,他用技术创新改变了世人对中国制造的看法,让全世界都认可我们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他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的赵立新。

手艺人父亲的熏陶下,兄妹双双上清华

赵立新的父亲是一个技术能力很强、很聪明的人。父亲在18岁时,有一次想做电动机,就乔装进入工厂,看一圈回来就做出来了。

小时候家里生活艰辛,赵立新和父亲一起摆过地摊,组装过自行车。父亲开过许多小工厂,做得很辛苦。赵立新能体会父亲的不易,“父亲具备了很多优点:聪明、勤奋、正派、正义、信用。”

1985年,赵立新获得了全国物理、化学竞赛奖项,并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创新发明一等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他妹妹则是以县里状元的身份考进清华大学。

父亲常说,读书要活学活用。“很多孩子上大学前的暑假会很开心地玩,而我在上清华大学的前一个暑假,父亲在教我用手工做一套模具。”这个暑假的经历令赵立新印象深刻。

家庭的熏陶以及生意场上的历练,使赵立新养成凭直觉判断做生意的习惯。

从清华到国外,从“跑龙套”到“技术大拿”

本科毕业后,赵立新加入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工作3年后,又读了研究生,3年后出国。

他先去了新加坡的一家公司做了3年刻蚀,从设计走向了工艺。后来又去了美国,加入ESS公司,重新做设计,从事图像传感器的研究。

我在做传感器设计时,其实是跑龙套的。真正做设计是在UT斯达康,对测试、软件、电路设计、工艺都有所了解。”

做工艺又做设计的人才少之又少。赵立新在美国有专利,在设计上有天赋,对生意有敏锐感。他凭直觉判断,传感器有机会。

现实是残酷的,当时他一个人,也没有团队,他的专利大家看不懂。在北美走了一圈,赵立新没能拿到投资。

刚好UT斯达康有一个老板去中国做投资,他建议赵立新回去看一看,当赵立新决定回国时,他接到了一位同学的电话。

这位高中同学凭着多年来对赵立新的信任和“崇拜”,叫上自己的企业合伙人(大学上下铺)一人100万美元,一起投资赵立新的项目,这就是“深圳会友”的成果。

“格科微发展到今天,有很多机遇。”赵立新回顾创业的历程时说道,“2003年拿到200万美元,一条线杀回中国,是很传奇的。”将国外打工多年的积蓄投入创业,同学的支持,妻子的理解,公司前期总共花了600万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格科微电子于2003年9月正式在上海浦东张江成立,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 LCD Driver、高端嵌入式多媒体SoC芯片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在半导体行业,“板凳要坐十年冷”

在初期,格科微所有的创业错误都犯了:团队管理不行,技术被偷走,分裂出另外一个公司;销售上,不注重自身的销售团队建设:现金流断裂,差点被竞争对手消灭……

做了3~4年后赵立新才开窍,用很多时间理顺一些问题。在公司运营上,赵立新是技术和市场两手都在抓。在产品定义的大方向上,都由他来把关。

当时产品需求量大,很容易被炒货(低价倾销),赵立新就对销售环节进行管控,设立了IT部门,建立ERP系统,监控供应链。货物全流程监控,扫条码、出货、汇总,哪个地方用了多少产品,一目了然,这样就避免了炒货。

赵立新认为要与竞争对手共舞。在图像传感器芯片领域,索尼世界第一,格科微世界第二。但科微在COM封装专利上实现了经济和性能上的双突破,为此索尼和格科微在封装上建立了合作关系。

赵立新认为公司发展比较顺利的因素。一是时代机遇让格科微赶上了中国智能手机业蓬勃发展的潮流。格科微从电脑摄像头入手,2007年起进军手机领域,敏锐地抓住了中国手机快速成长的一波浪潮。

二是产业链上的支持,赶上中芯国际上新工艺线。格科微起步之时,正值中芯国际想做图像传感器代工,技术优势让格科微入围候选合作伙伴之一。

格科微提供技术帮助中芯国际建立CS生产工艺线,中芯国际则负责其研发费用。

格科3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芯片

半导体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行业,人才能够沉下心、静下心做研究特别重要。

由于格科微研发工艺非常简洁,保证性能的同时芯片成本比同行少一半。在性价比的大差距下,格科微很快居于垄断地位。

如今格科微的每月的芯片出货量已超过1亿颗。格科微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并获选了2019中国IC设计成就奖。

格科微在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企业中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二。

破旧立新,开拓移动互联新征程

格科微做图像传感,赵立新提议利用条码识技术加一些比价的搜索模式,来提高格科微芯片销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力排众议,成立了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我查查”。

我查查2010年成立于上海,是国内首个通过商品条码扫描比质比价的工具,旨在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沟通的桥梁,打造商品公信力平台。

2014年,我查查成功研发彩虹码专利技术,升级了传统的黑白条码,实现了条形码一物一码的管理功能,开启了条码2.0时代。

截至2016年,我查查下载用户数达3.8亿,有1.6亿条条码信息,数据涵盖全国近500个城市的7000多万种商品。此外,还推出同步App“扫码比价神器”——我查查。

夜幕中的格科大楼

“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一辈子可能只能遇到一到两个战略发展的机会,”赵立新说道,“犯点小错误‘死’不了,关键是看准了,坚持下来。”

十年磨一剑,始终把技术创新当企业核心竞争力。赵立新勇于探索,努力拼搏的精神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国芯”人物的强大力量。

摘编 | 古甜

《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

作者:慕容素娟 等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的是投身于“中国芯”发展的一群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全书内容以具有人文气息的人物专访形式呈现。芯片领域中的人才几乎都是学霸,很多是保送上大学,且硕士、博士占比极高,国际一流高校毕业的也不在少数。当前,作为国之重器的“中国芯”,不仅关乎着国家的信息安全和经济建设,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芯片技术是科技中的科技,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因此,投入芯片领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强大的内心、坚定的意志以及对“中国芯”的一种情怀,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下去。中国芯片领域有一群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们的奋斗故事充满了正能量。

本书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都可以从中一窥“中国芯”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