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在网上问道:宝宝真的对他人会产生信任感吗?她讲述到,她的宝宝五个月大了,一直自己带,平时哭闹她会积极安抚。

某天有事,就交给婆婆。她回家后,婆婆说,宝宝经常哭闹,不让他含着奶嘴就停不下来。她特别疑惑:平常宝宝也不爱含着奶嘴,而且不常哭闹。是不是因为孩子对奶奶的不够信任?在婴儿阶段,孩子会有其他人口中的信任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的信任感,早得出乎大人们的意料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说道,在人降生以后,都需要拥有一些比较重要东西,而首先要做到的,则是信任感。他还说明了,信任感,是从孩子降生至一岁期间形成和建立的。

而这个时间段形成的信任感,会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而不断地拓展。但是,如果孩子在一岁以前具有了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会伴随孩子长大,甚至成年以后也很难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有这种不信任感的孩子,会很难找到自己的归属,因为他不相信周围的长辈,很难和他们建立起比较稳固的依恋关系。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与长辈之间的亲子关系,以及他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是他的智力发育

孩子的“发展适应性”

在孩子出生以后一到两个月内,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帮宝宝建立信任感。要让宝宝对家长产生信任,其实就是说,家长需要做到及时回应孩子。自然,并不是宝宝所有行为都需要家长的回应。家长们应该做到是,满足宝宝的一切需求而不是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区分需求和愿望,家长就需要知道孩子的“发展适应性”。而这个词则是指宝宝在相应的阶段内,做出与这个阶段相匹配的行为。

比如说:在宝宝出生六个月以后,会开始长牙,牙齿的生长会让他感到不适,这个时候的宝宝就需要磨牙,也会特别喜欢吃手或咬人。磨牙是宝宝的需求,家长可以满足宝宝吃手或者咬磨牙棒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宝宝咬人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家长们能够明白和了解宝宝的“发展适应性”,就不太可能因为家长斥责或强制纠正孩子吃手等在大人们眼中不好的行为,导致宝宝哭闹不休。在这个阶段,家长们对待孩子各类行为的态度和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帮助宝宝建立信任感

一、平日里的常规活动

日常当中的三餐饮食、家长对宝宝平日里的照顾、以及一些比较有规律的行为,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信任感。因为刚刚降生的宝宝,他对这个世界是无知的、陌生的。倘若每天都是有规律的,宝宝就不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不安或焦虑,他会认为周围的一切人或者物都是能都信任的,因此建立起他的信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满足需要,延缓愿望

当家长们清楚了解宝宝的“发展适应性”后,就能区别到底什么是宝宝必须的要求,什么是不必立刻满足的愿望。大部分新手宝妈有这样一个烦恼,宝宝哭了,需不需要马上抱他,这样会不会宠坏宝宝?

实际上,因为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也很难用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因此在他们能够清楚地用语言诉说自己的要求时,大部分情况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表达。如果这个阶段家长不回应孩子的哭闹,实际上就是在拒绝和宝宝交流,宝宝也很难产生信任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刚刚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是无知的,他全然陌生的看待这个世界。他是怎么样认知这个世界的,对这个世界以及身边的人会不会产生和建立信任感,而这些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影响他们,并持续一生。

培养和建立孩子的信任感,需要家长们为之付出努力。家长们应该做到是,掌握相对程度的育儿知识,满足孩子所必须的要求,在养孩子的时候形成较为规律的日常作息行为。家长也要喜爱自己的孩子,充满爱意地与宝宝接触。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意与拥抱,能够抚慰宝宝不安的心灵,让宝宝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