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妃怀孕而刘妃不能生育,刘妃担心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刘妃就起了歹毒之意,找来宫中总管郭槐合计,乘李妃生下孩子的时候,将一狸猫剥去皮毛,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宋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就将她打入冷宫。而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的太子,被寇珠暗中交给了宦官陈琳,陈琳就把太子装在提盒中送给了八贤王抚养。
宋真宗没有子嗣,就把他的皇兄八贤王之子领入宫中,认刘妃为母并立为太子。有一次,太子凑巧在冷宫和他生母李妃见面,因母子天性,两人都忍不住哭泣。刘后觉得事有可疑,严刑拷打寇珠,寇珠受刑不过撞台阶自尽。刘后为了免除后患,就在真宗面前进谗言,让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宫中两个小太监情愿替李妃赴死,救出李妃,还派人将李妃送往陈州。李妃作为一个锦衣玉食的宫中妃子,肯定没法陈州讨生活,只能每日住破庙、以乞食为生。
十几年后,宋仁宗登基,宋仁宗虽然不是刘妃亲生的,但是他生性至孝,还是认刘妃为太后。有一次陈州闹饥荒,宋仁宗便派包拯去陈州放粮赈灾。包拯在陈州办案期间碰到了李妃,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准备替李妃伸冤平反。于是包拯和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一番周折后,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安排李妃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宋仁宗相认,并道出真相。后来,包公再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刘太后知道阴谋败露,未免受辱自尽而死,包拯破获了这么一起惊天奇案,青天之名广为流传。
一个这么精彩生动,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又有宋真宗、仁宗和包拯这些著名历史人物参与,让人不免有些怀疑“狸猫换太子”历史上是不是真有发生,这难道是北宋内宫未曾披露的秘史?
其实“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假的,它只是后世的一些文学加工作品。但是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利用历史上李妃、刘妃的事迹,搭上了宋仁宗认母这条线,它是有迹可循的。而要弄清楚这个历史真相,就要从刘妃、刘太后说起了(清平乐中关于这段的故事比较接近于史实)。
刘妃、刘太后名叫刘娥,她是一名歌女,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铁匠龚美为妻。在京城时,被宋太宗的儿子韩王赵元修(就是日后的宋真宗赵恒)看中,接入府中享乐。宋太宗看儿子状态萎靡不振,得知赵恒和一个来历不明的低贱歌女厮混,便把她赶了出去,赵恒舍不得刘娥,又另找了地方安置。
宋真宗登基后,将刘娥接入宫中,刘娥的身份一路水涨船高,一直升到了德妃。景德四年郭皇后驾崩,宋真宗想立刘娥为后,因为刘娥出身微贱又无后,招到了寇准等重臣的一致反对。于是刘娥想了个好办法,安排手下的宫女李氏为宋真宗侍寝。这个李氏也争气,在大中祥符三年为宋真宗生下了儿子(就是以后的宋仁宗),宋真宗让刘娥把他抱了过去,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大中祥符五年,刘娥如愿被封为皇后。
宋仁宗乾兴元年,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封太子后改名)即位后,刘氏升格为皇太后,并垂帘听政。刘太后这时的权势很大,基本都是她在处理军政要务,甚至在天圣二年,刘娥都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后宫的人因畏惧刘太后,也没有人敢向宋仁宗说出真相。直到李宸妃病逝,宋仁宗还不知道他的亲生母亲就是李宸妃,刘太后和李宸妃关系还可以,又觉得愧对李宸妃,就以皇太后的礼仪把李宸妃厚葬。
直到明道二年,刘太后去世。因为害怕刘娥,十多年来一直装疯卖傻,称病不朝的八王爷赵元俨这时站了出来,对宋仁宗说:“刘后不是陛下生母,李宸妃陛下的亲生母亲。李妃娘娘死的不明不白,怕是被人害死的。”
《邵氏闻见录》记载:“燕王谓仁宗曰:‘陛下宸妃所生,宸妃死以非命。’”燕王就是宋仁宗的叔叔赵元俨(八贤王的原型)。
宋仁宗这时才明白,原来刘氏不是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至死都不能和自己相认。接连的打击令仁宗皇帝悲痛欲绝,几天都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为了查明真相,宋仁宗又去洪福院祭告李宸妃,还特意哭着更换棺材,亲自查看了他母亲的仪容。李宸妃的尸体用水银浸泡保养着,面容完好,帽子和衣服也和皇后一样,并没有毒药所害的痕迹。宋仁宗感叹地说:“人言怎么可以尽信!”
回去后,宋仁宗惭愧地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言明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不久,刘太后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宸妃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两人的牌位都供奉在奉慈庙。“仁宗认母”之事在当时轰动朝野,为此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也许这就是狸猫换太子出现的原因了)。
司马光: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苏轼: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至天圣、景祐极矣。
《宋史》: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
资料参考自《宋史》、《宋史纪事本末》、《邵氏闻见后录》、《资治通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