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歌颂的民族英雄,有着颇为传奇的一生。郑成功处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当时局势动荡,朝代更递,中华大地一片乱象,明朝的势力被清朝一步步击溃,明朝其实基本上已经处于灭亡的境地。再到后来,只剩下一小部分南明政权。

郑成功不甘于被历史的车轮淹没,他指挥部属,挥师南下,开启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征程。当时的郑成功率领自己的部下和军队,和当时的台湾打了将近的半年。郑成功凭借着自己对战争知识的了解和指挥才能,打击了当时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根据当时的记载,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第二年便突然间死去了。当时他仅仅39岁,一代名将却突然死亡,也是令人叹息了,留下了无数的传闻。因为在当时他在死之前下令让他的妻子,儿子等所有的人全部被处死,自己的儿子和妻子被处死,这是匪夷所思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被处死的人有一个人,名字叫董王妃,董王妃是明朝期间当时高官礼部侍郎的一个侄女,是郑成功最一开始的妻子,也是郑成功的儿子的母亲。这些人其实当时都是跟着郑成功一起进行战斗的,也没有说叛变或者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郑成功要狠下心来,把这些他的子女,他的妻子正是给处死呢?

居然到死临终前不放过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当时郑成功的妻子,董王妃出身名门,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贤良的妻子,所以最开始郑成功他们两个的关系还不错。郑成功生了有五个儿子,当时的大儿子郑经茁壮成长,很快就成年了,后面的四个孩子还比较小,最小的儿子名字叫做郑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当时比较小,所以必须找一个奶妈来喂养它,这个乳母名字就叫做陈昭娘。我们今天故事主要的人物就是,因为这个陈昭娘。陈昭娘跟郑成功关系不一般,因为是他儿子的如母,所以她跟这种郑成功的关系非同一般。虽然当时作为乳母是以只是一个喂奶的,但是因为生活原因,基本上每天都要见到。

虽然当时已经35岁了,但是把郑成功成功迷住了。郑成功不管家庭论理,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厮混。这个其实倒不是重点,当时的郑成功已经功成名就了,所以看上一个乳娘,哪怕把她纳为妾,也不足为惧。但是最重要的是因为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当时整天厮混也不务正业,因为这个陈昭娘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当时的郑经也看上了这个陈昭娘还准备把他纳为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郑成功当时因为打仗的原因,不在台湾。最终郑经和陈昭娘顺利厮混在了一起。他们不久后还剩下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郑克。郑克出生之后,其实郑经是很害怕的,因为他这毕竟已经违反了家规。他知道郑成功是一个家规很严的人,他的如果这件事被他知道了,自己肯定小命不保,而且跟着他的陈昭娘以他的儿子,基本上都是要被处罚的。

所以他挠破了脑子也没有想出办法,最终他只能开始编瞎话。为了解决这个事情,他想起了一个变通之法,就把这个孩子说成是他的小妾的孩子,是跟小妾不小心生的。然后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郑成功,这是个郑成功,知道是小妾的儿子,生了一个儿子之后,以作为不惑之年的郑成功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在他青壮年的时候,起得了一个孙子,是非常的高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是一个小妾,也是值得大书特书,而且可以这儿作为他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值得庆贺的,其实是准备奖赏一下。当时的郑成功虽然远在台湾不清楚事情,但是郑经的岳父唐显悦却对一切都知道。

郑经的原配夫人和郑经是一个政治联姻。所以她对原配的夫人一直不喜欢,但原配夫人的岳父是以前宫廷里的一位大官,是有一定的地位和手段的。所以当时的唐显悦就写了一封书信,把事情一五一十的所有都写了下来,告诉了当时的郑成功。

郑成功作为一员大将主持着当时台湾的工作,家法是非常严厉的,当时因为南明政权已经积极的不稳,所以大家其实很不团结了。郑经在这个时候发生的这件事是不利于统治的,而且不利于整个南明政权的稳固,是在制造阶级矛盾,怎么可能在复兴明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郑成功得知之后,大怒。当时就命令自己的手下。准备把这几个人全部杀了,就算是自己的儿子和妻子,因为是家丑,实在是太丢人了。他作为一员大将,家里竟然出了这件事情,实在是生气。

所以他派他的大将郑泰准备去把所有人就地正法。但是他的大将知道,郑经是唯一一个大儿子,剩下的儿子还都小,郑成功在之后还要靠着这个儿子打天下。如果因为这件事情把他的政权给剿灭了,也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在平时,郑泰也是不停的奉劝郑成功,毕竟是一家人,以后可以好好地教导郑经,希望以后郑经可以成材,时间还长,毕竟大局为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发生后不久,当时的郑成功就因为患风寒然后悲恨交加的离世了。直到后来,这件事因为郑经的继位,也没有再被任何人提起,之后便不了了之。

1662年6月,临终前的郑成功大声疾呼:我到底有什么颜面去见以前的先帝爷呢?然后气绝身亡,天妒英才,壮志未酬的郑成功轰走完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