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几年高考录取率一直在稳步提升中,2021年更是有望达到90%。不过,大家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再过几年你可能读不了公办本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近几年的招生计划文件,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录取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将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算在一起的,其中高职高专已经连续几年以百万人的规模扩招,而本科招生规模基本保持不变。另外,越来越多的优质大学、一本大学以及好一点的二本民办大学,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缩招或者停招现象。这种情况在全国各省市中都普遍存在,意味着有这样一个趋势——将来上普通本科大学会越来越难。为什么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是强化学科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经过20余年“扩招”后,我国对普通高校任务要求产生了变化,回归了原本应有的样子。尤其是自从强调学科建设以来,对普通高等院校越来越强调

综合型

和研究型的定位,政府拨发的财政预算时也向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和院系倾斜。对于有实力、发展好的大学和院系,政府不吝于“锦上添花”;而对于竞争力差的大学和院系则能少给就少给,有的学校甚至都建不起自己的图书馆,实验器材更是老旧的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了。学校如果自己承受不住了,要么终止办学要么被合并,那些不甘心的学校则通过精简机构、撤销专业为自己续命。

第二是优质名校停止“专升本”招生。从2006年开始,原985、211大学陆续停办专升本教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后,目前依然招收“专升本”的“双一流”高校屈指可数。很多不在“双一流”建设名单上的地方名校也不再“专升本”招生,比如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取消了“专升本”招生。

第三是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目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达1200万人,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几年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已连续3年大规模扩招,其中:2019年扩招100万人,2020、2021年扩招200万人。同时,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将各省市区的优质高职高专升格为“职业大学”,也有不少独立学院与其他职业院校转设为“职业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普通本科大学的招生规模是极有可能逐年减小的,高职高专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将持续扩招,受影响最大的肯定是高考压线生和准备“专升本”的同学。站在学校角度来看其实很正常,在日益“内卷”的社会里,“标签”无处不在,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各院校和专业的实力、排名如何都一清二楚,现在优质工作机会“僧多粥少”,肯定得挑剔些,所以学校也要拼命把质量提升来,生源必须得过关才行。再则搞学科建设做研究,招收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不能差,高考分数摆在那里,换做你是学校,你会录取哪些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考不上普通本科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失败了呢?当然不是。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前面提到我国存在巨大的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各行各业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所以国家才对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分工明确的教育类型,同时完善社会分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同的职业之间的鄙视将逐渐模糊,形成技术型人才和脑力型人才的良性分工。即使读不了普通本科大学,选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学有一技之长,照样能够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