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亲爱的读者!

随着对世界的认识,我们逐渐地给各种各样的事物划出界限,而这种界限是人的主观所决定的、描述,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知识是没有价值中立。在语言学里面,我们就是给自己框架,跳出框架看世界,还是在另外一个更大框架里面。

当我们把界限分清楚之后,就有了分工,有的人适合做音乐家,有的人适合做美术家,有的人适合做小说家,有的人适合做扫地的,也许我老了之后我的职业就是扫地——如果还没有研发出扫地机器人。这种界限划分,让我们有了很明白的事情,我们要专一地去学习,不受任何别的知识所束缚。但是,强调分工的理论大师永远都想不到:老板要求我们做一个全能的超人。

有一段时间,流行着这样的词语——跨界。其实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强调综合性人才,而跨界就是综合性人才的另一种说法。看起来好像我们都在被忽悠,而忽悠我们的或许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东西。

知识学习永无止境,很可惜的是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想学多少东西,我们都没办法跑赢时间的束缚。就好像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写一本无限字数没有终结的小说。

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不是过去的某个时代,这个时代继承了所有前人的知识,丰富的历史遗产让我们比以前任何人都幸福,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更宽广、高远的世界,而这也决定了我们所在的高度,更接近上帝去创造世界。

很可惜的是我们在一个领域里面成为顶端之后,就不会重新探索新的领域。我们懒惰的态度让我们难堪。

《跨界学习》并没有提出这些问题,反而总结了很多学习方法,思考方式,做事手段,还有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

让我最深刻的那一句话是:如果我们所爱的人不在身边,那我们就爱身边的人。同样如此,我们没法去做我喜欢的事,那就去喜欢我做的事。一个朋友做计算机行业,突然间要他去卖水果,他愿意吗?如果生活强迫他这样做呢?这一句话还是有用。

跨界学习,我们得有学习的态度,耐心又有学习的能力。虽然不能说这本书能带给很多人启发,但某些方法也是可取的。人有25个开关,我只能说这些开关太多了。这些开关根本不能完全打开,那么我们能不能简单点,比如说只打开好奇心这个开关。相信我,好奇害死猫,同样,好奇让我们成为巨人。

好奇心很重要,好奇心,让我们想知道这个世界我们还不知道的事物,这就是跨界的魅力,跨界有时候并不是说真的要进入这个行业做到最高,最完美,而是弄懂其中80%的内容,留下20%给专家就可以了。如果每一个行业,我们都懂的80%,那可以说是一本人形百科全书。历史上的人形百科全书之一就有亚里士多德,实在佩服他能不断地学习下去,而没有任何压力。全凭兴趣使然,他的好奇心可不是一般的小。

我们能达到他那种高度吗?很难说,即便我们生活在继承了前人所有遗产的时代,始终打不过纵欲给我们的诱惑。

跨界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否有兴趣去做重新学习新科目?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可要好好地跨界去学习时间管理,时间管理可不是单单是一个名词,而是一套方法。这个就是给我们跨界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