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又出炉了,今年是这个榜单的第六年发布。

榜单通过多个维度,比如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五个方面给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分类打分。

看榜单前,我们先提醒一点:

文中提到的一线、新一线城市仅为第三方评价,并不代表城市的真实排名,话说城市的真实排名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

本次分享,仅供大家图一乐。

最顶端的一线城市,常年北上广深四位常客,只是内部排序偶有调整罢了:

我们更关注的主要是新一线城市的排名。

先看看去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

再看看今年的榜单:

去年的合肥今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去年不在榜单的宁波。

如果以今年的榜单为截至时间的话,那么曾经出现在新一线城市榜单中的合肥、昆明、无锡等都变成了今年的二线城市。

这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城市一线、二线城市并不一样。

西安的排名高于苏州、武汉、南京等城市,这可能与其指标中非经济性指标的存在有关系。

比如城市枢纽性这个指标。

苏州为例,作为宇宙最强地级市,周边有上海、无锡、南京、杭州等多个经济强市、大市,即便经济指标上苏州很出色,但地理位置和城市定位决定了苏州在城市枢纽性这种指标上得分较低。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一指标上西安的得分是93.81分,而苏州只有63.93分,差了近三分之一。

再来说说另外一个城市沈阳。

即便排名最末,但至少也是个新一线城市,可实际上呢?

在五个指标中,沈阳只在一个指标上上榜前十,即城市枢纽性62.35分。

这比上面提到的苏州少了1分,但两者在地理位置上差异显著。

比起苏州的强市环绕和自身较低的城市地位,沈阳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但结果还是低了苏州1分,也许真的是基础较差吧。

回到开头。

去年宁波掉落新一线城市榜单后,当地曾有媒体发布过相关报道邀请专家探讨发展办法,从结果上看难道这些办法今年真的有效了?

另一方面,合肥,这个新晋投资网红城市,今年的跌落令不少人意外,难道是有些功课没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