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红军来到四川达县,一对夫妻带着7位儿女一同参加了红军。在革命战争岁月,这对夫妻和4位儿女壮烈牺牲,只留下3位儿女。建国后我军首次授衔,三儿子被授予少将军衔,小女儿被授予上校军衔,四儿子担任了师后勤部干部。

这对英雄夫妻名叫李惠荣、王理诗,大儿子名叫李中泮,二儿子名叫李中池,三儿子名叫李中权,四儿子名叫李中柏,五儿子名叫李中衡,五女儿名叫李中珍,小女儿名叫李中秋。

1932年12月,徐总指挥率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创建了川陕苏区。革命的思想传遍整个苏区,四川达县的李惠荣夫妇听说了红军的主张,带着7位儿女参加了红军。母亲王理诗带着年幼的李中衡、李中秋,跟随部队行军,走过草地、翻过雪山。

1936年7月,母亲王理诗带着两个孩子,走到四川炉霍县一带,实在走不动了。她奄奄一息地对李中衡、李中秋兄妹说:“娃子,跟红军走吧!”这位裹着小脚千里跋涉的女战士,牺牲在雪域高原上,临终还不忘鼓舞年幼的儿女,一辈子紧跟红军走。

年幼的李中衡、李中秋,含泪安葬了母亲,跟随红军继续转移。一家9口分散一方,各自奋战在革命征途上,为革命事业奉献出所有。1933年,父亲李惠荣跟随部队,来到四川通江县。一次去往山上砍柴,遇到白狗子追捕红军通信员,他立马挺身而出。

李惠荣换上红军通信员的帽子,让通信员先躲起来,他则朝着敌人大喊。敌人看到李惠荣带着红军帽,朝着他追来,不停朝他射击。红军通信员安全了,李惠荣却被敌人子弹击中,身负重伤,壮烈就义。

1934年,身为红33军团政委的大哥李中泮,牺牲在平昌县,年仅27岁。不久后,在理番战斗中,二哥李中池冲锋在前。敌人的机关枪猛烈开火,李中池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在过草地过程中,带领妇女队抢救伤员的五妹李中珍,牺牲在茫茫草地中。

1936年9月在陕北苏区,三哥李中权才见到了3个弟弟妹妹,鼓舞兄弟姊妹:“继承父母哥哥妹妹遗志,好好为红军工作,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三哥李中权进入抗大学习,小妹李中秋进入延安文工团工作,四弟李中柏去往甘肃庆阳步兵学校学习、五弟李中衡后来担任了359旅译电员。

全面抗战时期,身为359旅旅部译电员的五弟李中衡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于陕北。当年的一家9口人,如今只剩下三哥李中权、四弟李中柏、小妹李中秋。

小妹李中秋,7岁开始参加长征,母亲怀里的小姑娘经受了战火的锤炼,成长为我军优秀的女通信干部。李中秋历任总部通信干部、沈阳军区训练大队长等重要职务,1960年被授予上校军衔。

四弟李中柏则为我军后勤事业奋战,历任过班长、仓库主任、师后勤处政委、沈阳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要职,以正师级待遇离休。三哥李中权,在抗战时期担任过冀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在抗日战场痛击日伪军。

解放战争时期,冀东军区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9纵,李中权担任了9纵政委,参加了锦州战役、锦西会战、平津战役等一系列大战。1948年,9纵改编为第4野战军46军,李中权担任了46军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李中权率部入朝参战,参加了保家卫国战争。李中权率部凯旋后,历任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初一家9口参军,6位亲人为了革命事业献身,3位兄妹带着父母兄弟姊妹的遗志,见到了革命胜利的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