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55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犯错,知错能改是人人都懂得道理,但却很难做到。有的人犯错后,勇于承认,用心改正,避免错误重蹈覆辙。可怕的是那些明知做错却把责任推卸给他人的人。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怕的不敢直面错误,不愿主动表示歉意。
主动道歉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犯错之后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孩子,更加有自控力和是非观。很多父母都非常不解,孩子明明做错事为什么不敢勇于承担责任?首先父母要清楚孩子的心理活动如何,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01一、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道歉
幼年时期的孩子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而长大一些后又会认为道歉很没面子,总之孩子不道歉是有原因的,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不知道犯错的原因
父母们认为是非清晰的事情,对于涉世不深、不明事理的孩子而言,未必知晓。孩子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所以在他们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他们心里并不清楚为何不妥,更不知道后果如何,以及下次该如何避免。
2、害怕受到父母惩罚
父母对孩子管教越严厉,孩子越会逃避自己的错误。当他们做错事后,因为害怕被惩罚的心理在作祟,所以用否认或者是不承认的态度,掩盖自己的错误,本能的逃避父母的惩罚。
3、不想承认错误
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批评过于犀利,而孩子因没认识到错误,拒绝承认自己犯错,并且他们不想承受,因不是自己的错误,为自己带来的批评。出于心理排斥,用拒不道歉来表达抵抗情绪。
4、孩子自尊心强
有些孩子自尊心强,即便知道自己做错事也不愿意承认,认为道歉是非常丢脸的行为,无论父母如何强迫,他们就是一言不发,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如果被父母要求道歉的时候,他们会觉得特别没有面子,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无论如何都无法说出“对不起”三个字。
5、孩子没有学会道歉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的错误一律承担。在孩子在外做错事,家长每次都替孩子道歉,这会让孩子养成自以为是的性格,认为自己没有做错,错在对方,即便是做错也有父母出头,他们从来没有学会如何向别人表达歉意。
孩子做错事能够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不需要父母的强迫,才能被别人接纳。做错事情不愿意道歉,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在集体生活中很难立足,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承担责任,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02二、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学会道歉
孩子做错事能够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不需要父母的强迫,才能被别人接纳。做错事情不愿意道歉,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在集体生活中很难立足,家长要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承担责任,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1、不要强迫孩子道歉
有些很清楚自己犯错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恐惧或自尊,不愿意道歉。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家长强迫孩子道歉,会让孩子越发不安。
父母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向外界证明孩子并非没有教养、缺乏礼貌,就强迫孩子道歉。这时需要给孩子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迈过心中的坎,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歉意。
2、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当孩子犯错后,不明所以时,家长不要马上责备,要与他一起分析整个事情的经过,让孩子自己找出犯错点,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自己刚才的行为,让孩子清楚犯错给别人带来的伤害,陪他找到补救的方法,再分析如何实施,孩子才能更加清楚自己究竟错在哪里,这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3、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犯错,父母强迫孩子道歉,但是身为父母,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行为,犯错后不真诚的对别人表示歉意,而是推卸责任,就无法让孩子学会道歉。
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所有的教育方式,每个人都会犯错,成人也不例外,家长要学会主动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歉意,并真诚地弥补自己的过失。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4、陪同孩子一起道歉
孩子在做错事后,由于惧怕和紧张的心理,有时会拒不道歉。这时家长不必强迫他们,而是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代孩子出面向别人道歉,并且让孩子在旁边看到整个道歉的过程。
只有孩子亲眼目睹了父母是如何为他们进行正确的示范,他们才会在犯错后学会应该有的态度和采取正确的行动。
结语:学习如何道歉,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的意义。道歉不单单是有礼貌、有是非观的表现,也是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勇敢承担责任的表现。家长们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承担责任,这样才会让他们变得更有责任感,更加优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