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地铁、商场和大街上看到穿着仙气飘飘、古装味十足的年轻人,不会再觉得奇怪?这仙气飘飘、古装味十足的服装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汉服。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古人云,“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服从上古时期诞生后陪着汉人走过了几千年。可以这么说,从黄帝即位一直到明朝,汉族人民所穿的汉族传统服饰都被称为汉服。

这几年,汉服成功“破圈”,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一股备受追捧的“国潮”,也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因其规模小、产量少、价格贵等特点,汉服更是和Lolita洋装、JK制服一起,被消费者戏称为“破产三姐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破圈”

汉服“破圈”是多种因素加持的结果,比如“国潮”崛起,古装剧、仙侠剧的热播,官方的支持,明星的带动,互联网的助推等等,都在汉服圈的发展重大中起了重要作用。

汉服运动自民间发起,2003年被称为汉服元年。这年11月22日,郑州街头出现了一位穿着汉服的电力工人,引来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这名电工叫王乐天,那套汉服是他请汉服商家按照电视剧《大汉天子》里的服装样式仿制的,由薄绒曲裾式长袍和茧绸外衣组成。据说,当时街上的行人有被惊到,有人甚至大喊:“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王乐天并非穿汉服的第一个人,却是引起轰动的汉服第一人。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进行了报道,随后国内外的媒体、网站开始关注汉服,国内各地的汉服组织相继建立,汉服开始真正走进公众的视野。而之后每年的11月22日这天,也被汉服同袍定为“汉服出行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不只是一场年轻人的运动,可以说正是各方的共同助力让它得以破圈。

拥有2000万粉丝的网红李子柒便是一名汉服爱好者,她在拍摄的大部分短视频中,均以古色古香的汉服出镜,不仅深受国内网友喜爱,甚至还红到了国外。2013年开始,知名作词人方文山发起了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借助方文山的名人效应,西塘汉服文化周吸引了很多汉服爱好者的参与。政府在推广汉服文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官方对对儒家文化、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加重视和提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汉服得到官方支持就不足为奇了。2018年农历三月初三,共青团中央发起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华服日。而这,也被认为是汉服圈的重大盛事。如果碰到资深爱好者,他们可能会向你推荐一本在汉服圈大火的书——《粉黛罗绮——中国古代女子服饰时尚》,该书由,毕业于清华美院、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的作者陈芳所著,对汉服的演变历程及汉服之美做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古装电视剧在服饰方面的考究和重视也让汉服的魅力得以展现。此外,汉服总是和古镇、园林等更配,各地旅游景区也乐得将其作为景区宣传手段,比如杭州宋城汉文化IP主题公园。

如果说互联网则加速了汉服文化的传播,那么B站则是汉服爱好者宣传汉服的大本营。2020年,B站汉服频道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3.7亿次。而B站是国风、二次元等亚文化的聚集地。据统计,2019年,B站的国风爱好者多达8347万人,其中83%为24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二次元的青年喜欢玩cosplay,国风在气质上与汉服很是相似,因此,大批二次元和国风热衷者向汉服迁移就不足为奇了。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是1300多家,到2019年达到了2000多家,两年间增长达46%。可以说,汉服小江湖已经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为何喜欢穿汉服?《汉服归来》一书对他们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有的人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有的人只是对服饰本身感兴趣,也有人借助汉服宣扬汉文化甚至是汉民族的纯正性和优越性。

文化自信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成长于改革开放、国力崛起之时的90后、00后一代,他们从小物质生活优越、精神文化丰富,对中国传统和民族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自信,更何况汉服本身也有一种西方服饰比不上的东方美。罗振宇说,汉服的买家都是年轻人,“你怎么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中国文化符号”。吴晓波说,今天的中国,有300万汉服爱好者,平均年龄在18-24岁,60后、70后进入工作岗位拿到第一笔工资时会买一件新衣表示自己是成年人,“今天一个姑娘拿着工资买一件汉服,表示我是一个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产业

汉服“破圈”还带动了汉服产业的发展。

明华堂创立于2007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高端汉服品牌,其手工制作的汉服套装售价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价格并不亲民,但明华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2年1月中旬。公众号“汉服资讯”数据显示,2009年是汉服产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淘宝上的汉服商家数量开始迅速递增。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国内共有汉服相关企业2970家,其中有1800多家是近两年新增的。此外,森马等传统服装品牌也加入进来,纷纷在已有服装体系外开辟出汉服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本也在加速入局。2017年,由徐娇和载艺星辉共同打造的汉服品牌“织羽集”获得由险峰长青领投、辰海资本、东湖天使基金和AC资本跟投的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9年10月,知名汉服品牌十三余完成了金额达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由由知名天使投资人王刚的觉资本领投;2020年9月,汉服品牌重回汉唐相继完成两轮股权融资和战略融资。2020年3月26日的“中国华服日”上,重回汉唐、十三余、汉尚华莲等共31个汉服品牌参与了走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2019年,汉服在淘宝上的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亿元。截至2020年1月,通过阿里旗下平台下单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人数接近2000万,潜在用户规模达4.15亿人。报告还显示,消费者在购买汉服考虑的主要因素为风格、材质面料和形制/朝代,购买的汉服价格主要集中在300-500元,购买汉服的主要穿着场景是日常游玩、旅途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汉服产业之外,汉服复兴还带动了模特、摄影、旅拍等周边产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困境

汉服爱好者互称为同袍。同袍一词,出自诗经《秦风·无衣》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用于表达军队里战友之间的情谊。汉服爱好者用“同袍”来作为彼此间共勉的称呼,寻找对汉服的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汉服小江湖里也有一条鄙视链,“考据党”看不上“改良派”,“改良派”看不上“仙侠党”。“考据党”要求汉服的布料、花色、剪裁等都需要绝对按照古代汉服的样式来,甚者还要求与出土文物一比一复刻,“改良派”则认为,汉服可以在形制(款式)基础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改良适应时代的发展,“仙侠党”则指对形制不加考究,以好看、飘逸为特色的类古装。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目前的汉服尚没有一个官方统一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要求成品精良,因此制作周期较长,再加上体量小,很多工厂不愿意加工,因此,商家的生产制作成本较高,虽然价格较高但利润其实是比较低的。另外,大众了解汉服的渠道主要还是网络资讯,汉服商家的销售阵地也以天猫等线上平台为主,这让汉服商家的品牌化发展之路较为困难。

综上,相对于其他普通服装服饰产业来看,汉服的产业链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