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女儿” 、“ 高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 滴滴总裁” ......最近,柳青又有了新身份,刚过去的2月22日,滴滴发内部信宣布:总裁柳青兼任首席人才官一职,负责公司人才发展计划。

在中国所有“企二代”和“创二代”里,柳青是个传奇人物。加入滴滴前,他是北大学子、哈佛大学研究生、高盛董事总经理,加入滴滴后,她是滴滴总裁、滴滴管理层代言人、程维的最佳搭档。虽是职业经理人,但柳青的名字和创始人程维一样,早已和滴滴捆绑在了一起。把“打工”做出了“创业”的味道,在滴滴留下的烙印甚至比蔡崇信之于阿里、刘炽平之于腾讯更胜一筹,这样的“二号人物”实属少见。

从“柳传志的女儿柳青”一路逆袭为“滴滴二号人物柳青”,她说:“你必须时时逼迫自己,并且保持清醒,如此你才能继续前进,除了‘自我设限’,什么都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北大哈佛学子到高盛亚洲高管

1978年,34岁的柳传志还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一名工程技术员。那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柳传志的家里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一件大事,小女儿出生,取名“柳青”。

1984年,柳传志响应国家科学院号召,和10位同事在一间面积仅为12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建了联想的前身“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他的梦想便是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那一年柳青6岁。在她的记忆中,父母创业很忙,每天送她上学的是哥哥,替她开家长会的也是哥哥,她一两个月才能见上父亲一次。但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父亲从不会把创业中的沮丧带回家,即便在联想连生存都很困难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全球掀起革命,计算机也成了最热门的专业。见证着父亲创办的联想一路发展壮大,柳青决定抓住这股浪潮,学习计算机技术,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1996年,柳青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在外界看来,柳青的职场归宿肯定是自家企业。但父亲柳传志定下了规则:高管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哪怕是实习也不行。所以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柳青大二时拿到了联想竞争对手康柏的奖学金,暑期去了康柏市场部实习。

从北大毕业后,柳青继续到哈佛深造,并于2002年取得哈佛硕士学位。但柳青研究生毕业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她不得不改变职业规划,决定转行做投资。她想进入高盛。但互联网影响到了各行各业,那年就业形势惨淡,高盛的招聘名额从近30个缩减到了6个。“为了准备18个面试官的面试,我几乎熬了整个通宵,天文地理,把能准备的都准备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柳青终于进入高盛(亚洲)集团投资银行部工作,职位是最底层的分析师。“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是收到高盛Offer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世界顶级投行,压力也是巨大的。在高盛的第一年,柳青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有时甚至是140个小时。她有时忙到清晨5点才下班,9点又要回公司开始下一天的工作了,算下来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那段时间的她体重飙升,满脸痘痘,明明才24岁,镜子里的脸却像是42岁。更让人崩溃的是,有时几天几夜没睡觉做完一个财务数据模型,还会因为一些细微的错误被领导批评,比如四位以上的数字隔三位忘加了一个逗号,表示假设的数字没有用蓝色,饼图中的某块颜色不够紫。柳青回忆了一个场景,凌晨1点,她和一个同事在公司卫生间抱头痛哭,互相安慰解压。

在这样的高压下,很多新人都受不了。仅过了半年,一起入职的同事就走了一半。柳青也曾犹豫过,但她最终留了下来。所谓,“打不垮你的,终究成就你”,对于柳青也是这样。2004年,她转投直接投资部工作。2008年,她晋升为执行董事。2012年,她成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是高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

在投资部工作,柳青依然很拼。据他回忆,那四年她和团队每年要看500-700个项目,行业主要聚焦在医疗、健康、消费、金融服务等行业。柳青表示,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如果是重视品牌、重视声誉,胜过重视金钱的企业家”,她的团队更愿意投资。现在回看,在高盛的工作经历让柳青受益匪浅:“投行让你迅速了解商业社会是怎么运作的,你有机会接触大量企业,去琢磨企业家身上的特质,去判断企业业务模式的特点,去研究这些企业为什么会成功、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顶级投行高盛到创业公司滴滴

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的浪潮终于刮到了交通行业。2012年,程维以80万元起步,组建团队开发了打车软件滴滴,随后迅速扩张,备受投资机构追捧。柳青所在的高盛是这些想要投资的机构之一。彼时,滴滴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几乎同时在杭州成立的快的打车。

2013年的一天,柳青召集了两家公司的关键人在杭州机场举行谈判,希望滴滴和快的合并然后高盛再“以一个很好的价格投进来”,但因为股权比例方面的问题导致谈判失败。2014年6月的某个晚上,在北京一家小餐馆里,彼时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的柳青和滴滴创始人程维一起吃饭。这是她第三次代表高盛来说服滴滴接受投资,但显然又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饭桌上,柳青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没想到,程维当真了,立马答应把滴滴一半的薪水都给柳青,尽管这个数字也只有柳青在高盛时的十分之一。但对柳青来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她回家问父亲的意见,父亲反问他:“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放弃平衡的生活走一条更崎岖的路?以后任何苦都不能叫苦,那是自己选的路。”柳青后来在和冯唐的对话中坦承,加入滴滴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经受有可能失败”。“这辈子还没失败过吧?”“对,传统意义上的失败应该还没有吧。”程维再次出击,他特地为柳青和六名高管安排了一次西藏自驾行,在生死与共的环境里,伴着程维播放的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柳青突然哭了起来,她给高盛共事多年的同事发去长长的道别信,连夜告诉亲友们自己加入滴滴的决定。

2014年7月,柳青加入滴滴,担任首席运营官,2015年2月,她出任滴滴公司总裁。对于这个决定,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曾说,“柳青是国际著名投行的高层,行走在云端;滴滴是个草根创业公司,干的是和司机、乘客打交道的苦活累活,未来也有极大不确定性。她愿意赌进来,出乎所有人意料。”不过柳青的一位高盛同事倒并不惊讶:“这个细细想来其实比较像她的性格。我特别能够理解,在高盛做投资,为投资人赚钱、为高盛赚钱、为自己赚钱,这不能让她成为一个更完整、更饱满的个体,不能让她完成对自我的追求,她一定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柳青则在接受《福布斯》专访时表示,加入滴滴是因为看到了一家正在彻底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价值巨大的企业,是“找到人生的召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云端到地上,挑战是巨大的,且不说工作内容,单是工作条件就是天壤之别。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滴滴融资到的钱都烧在了补贴上,但团队却是“省吃俭用”的状态。柳青和程维共用一间办公室,中间用封不到顶的半透明玻璃墙隔成两半,两人各用一半。以前出差都坐头等舱的柳青,在滴滴只能坐经济舱,以前住四季酒店的柳青,在滴滴只能住经济型快捷酒店。“原来我以为我可能有些面子上的、心理上的落差,现在一试,还行,没有觉得怎么样。”穿着大学时400元买来的羽绒服,她说:“我不是没有好的衣服或者不愿意穿,我都行,我对这些没有那么在意。我有时候假装讲究一下,因为要去一些名流活动。但我心底里不是那个人。”从决定加入滴滴的那一刻起,柳青就下定决心“一切归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柳传志女儿到滴滴二号人物

柳青和程维惺惺相惜。她曾说:“程维是一个极有远见、抱负和魄力,又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程维评价柳青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少有的、真的在乎别人的人”。知名投资人王刚曾这样评价两人的合作:“就像马云和蔡崇信、马化腾和刘炽平是绝配一样,柳青和程维是一对绝配,两个人都极为聪明,正气,做事都拼命。程维草根出身,是从底层的销售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对市场的敏锐度、深入一线的执行能力是柳青缺乏的;柳青出身名门,大家风范,人脉资源、国际视野、在资本市场里呼风唤雨的能力,又是程维缺乏的,所以他们这个组合是很快见到了化学反应和叠加效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12月,柳青帮助滴滴完成了7亿美元的F轮融资,这也是当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夸柳青“很厉害,能把所有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投资基金全拉过来,三个星期内搞定了7亿美元融资”。再后来,在柳青的主导下,滴滴先后与快的合并,收购优步中国,终于一家独大,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打车公司。柳青也是滴滴管理层代言人的角色,滴滴几次发生极端事件时,都是柳青第一时间对外发声。滴滴曾几次因安全事故被打入谷底,是柳青和程维一起,带着公司几次穿越低谷,重新走上发展快车道。知名记者雷晓宇曾这样评价柳青之于滴滴:“我一直暗暗觉得柳青是滴滴的‘宋美龄’。她出身名门,又不乏世故,为已处胜场、却又“土狼”似的滴滴带来了品牌、国际资源和某种类似沉石落水般的定力。滴滴从此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柳青某天曾拿着一道作文题《大树和小草》走到柳传志面前,她问父亲:“我应该做大树还是小草?”因为老师希望大家甘愿做小草。父亲则鼓励她做一棵大树,用向上奔的劲头去推动社会进步。柳青记住了。她一路突破自己,一路都在证明,她所取得的成就与家庭背景无关。提到家庭,她说,父亲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培养了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让我受益终生”,教导她“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教育她“做人要实事求是,要诚信、谦和,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任何一个对职业有诉求的人,都需要专业性,这跟家庭无关,首先要尊重自己的专业,要很努力,要真的在专业上有所建树,这些跟我的家庭都没有太大关系。”柳青曾讲过一个故事,进入高盛几年后,有天同事问她柳传志的女儿在哪个部门。因为她从未和同事提起父亲,也不希望他们只把她看做是柳传志的女儿。外界都知道柳青传奇一样的光辉履历,知道她现在是滴滴总裁兼首席人才官,却很少有人知道她2015年曾患上乳腺癌,生病时还在处理工作事务,很少有人知道她是拥有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为了陪伴三个孩子,她常常晚上9点下班,哄孩子睡着后,再和同事开会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青曾在某次接受外媒采访时道出了加入滴滴最根本的动机:“加入一家成熟的公司,你只是它的一部分,但是当你加入一家创立两年的公司时,你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有潜力去塑造这家公司,跟公司一起成长。”现在,她如愿在这家公司打上自己的烙印,成为没有人比她更合适的“滴滴二号人物”。而父亲柳传志对她的期待是,未来有一天当别人介绍他时会说,“这是柳青的父亲”,他相信这天早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