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一,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孝道,这并不是说别的民族就没有孝道或者不重视孝道,是说我们的孝道文化实属罕见,它自成体系,有官方提倡有民众拥护,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孝道起源于祖先祭祀,古人建立放置祖先牌位的宗庙宗祠并定期祭拜,有点类似宗教信仰。舜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二十四孝》里的第一个孝道故事就是关于舜的,相传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和他的弟弟都看不上他,都想害死他,尽管使尽了各种手段,舜还是没死,但他并不计较这些,照样对父母孝敬,对弟弟友爱,舜的行为感动了天帝,让他做了继承人,舜当天子后对父亲一如既往地孝敬,舜以孝敬的美名千古流传。到了孔子更加注重孝道,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意思就是经常记着父母的年龄,及早孝敬父母。孔子论孝,直指孝的核心,孔子认为孝的重点在于给父母以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而不仅在于物质的给予,精神重于物质。到了孟子,推己及人,孝道的人格又升华一步,境界又扩展一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

孝敬自己的长辈进而孝敬没有亲缘关系的别的长辈,孝道一下就和美德挂上了钩,因为孝敬自己的长辈是义务是理所当然,孝敬别人的父母长辈却不是理所当然。到了汉朝时汉武帝甚至将“孝”作为选拔人才的考核科目之一,将其列入选官考试范围,《二十四孝》的第二个孝道故事是汉文帝刘恒孝敬父母,刘恒的母亲卧病三年,他一有空就到母亲床前侍候,母亲所服汤药他都要亲自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是儒家孝道伦理的经典著作,最迟至唐朝,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一系列内容的中华孝道文化已经形成,其后逐渐丰富,蔚为大观。

而对于那些不孝之人或者不孝的言论,不但官方谴责,文人口诛笔伐,百姓更是众口一词千夫所指。《古今谭概》是冯梦龙编撰的另一部笔记小说,里面有一个《刘山叟》寻女的故事,说的是刘山叟的女儿年少时因为兵乱与他失联,长大后成了后唐皇帝的刘夫人,刘山叟去找她,这女儿怕被人讥笑出身寒微,对门人说,我离家时父亲已死,我没这个父亲,打他一顿撵他走,后来皇帝就经常打扮成刘山叟的样子,装作寻找女儿,以此讽刺刘山叟的不孝女儿。

据说孔融和曹操有过一番关于孝道的争论,孔融说儿女不必尽孝,儿女不过是父母情欲发作的产物,儿女对于母亲犹如瓶中盛的东西一样,只要将瓶中的东西倒出来,母亲和儿女的关系也就结束了,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子孙,不知极重孝道的孔子如果听了这话是何感想,反正曹操是听了不顺耳,极力反对孔融的说法,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全家。我以为孔融的说法的确是有问题,父母纵情交合固然是欲望的驱动,但有时顺便制造儿女也是动因之一,况且儿女孝敬父母报答的不只是生育之恩,也有养育之恩。

百善孝为先

——《围炉夜话》

那些反对孝道的人到了老无所依的时候可能就是另一番感想。孝道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可以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但基本的核心的东西不会改变。我听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我看到大街上步履踉跄的白发老人们,我想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孔子家语,我就一次次地往父母家里跑,其实我父母还很健壮,我给他们买好吃的,陪他们聊天,终于有一天,我父亲很不客气地对我说:‘我们啥都不缺,身体也没事,你不用经常来看我们,在家里多读些书,别浪费时间。“

我一听就明白了,我父母喜欢安静,喜欢读书,他们也希望我多读书,不愿我浪费时间,我在家看书学习就是孝敬,我不打扰他们安静的生活就是孝敬,从那以后除非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是不再去看他们了,他们反倒很是高兴。这就是对孝道的不同理解,不要人云亦云地相信常回家看看,不是谁都喜欢热闹,各人有各人的情况,照孔子的说法,给父母精神的慰藉尊重父母的人格才是真正的孝道,孝道绝非常回家看看那么简单,还是要经常想一想父母的真正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