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现代人看来,“匠人”似乎是个古早词汇,在批量生产、人工智能、效率至上的时代,他们,在步履匆匆中被遗忘。

这些古老的手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这些执着的匠人们,将何去何从?葛亮的新书《瓦猫》,试图在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本关于“匠人”的书,通过“江南篇”、“岭南篇”、“西南篇”,讲述了古籍修复师、理发师和陶艺师3个传统匠种的故事。

不同领域、不同时空的故事主角,都是“以一己之力仍‘野生’的匠人”,因而更显得一腔孤勇,另类却令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与现实格格不入,甚至深陷窘境之中。

在繁华喧嚣的香港,古籍修复师简蜗居一隅,在枯燥的古籍修复中,日渐苍老和沉郁。

曾引领摩登的理发匠翟师傅、庄师傅,在烟火岁月中转入街坊里弄,以往的辉煌化作平凡。

传承了瓦猫手艺的“猫婆”,也早被住进高楼的人们遗忘,隐居在破败的城市孤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已炉火纯青的手艺,或有着后继无人的遗憾,或面临着未来无用的定局,但匠人仍固守一方天地,哪怕施展的空间愈见狭窄,却仍有处变不惊、堪破红尘的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亮讲述的故事告诉我们:匠人的存在,仍是有意义的。

有时,一些现代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求助于古老的手艺与经验。

比如,雍正国子监刊本的《论语》书皮,被烧毁了一多半。本来的蓝色无法还原,仪器做了配比都没辙。

执拗的古籍修复师老董,却一次又一次试错,最终运用旧时的经验,染出了与原版相差无几的蓝绢。手工中隐藏的古老密码,先进的仪器也无法破解,只有靠传承的经验才可抵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匠人代代相传的工艺,也记录着时代精神。

在《瓦猫》的故事中,作者通过神兽图腾的制作传承,回溯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爱国奉献、严谨治学的感人事迹。在老房子上的瓦猫,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传承了瓦猫工艺的匠人,也已将他们永远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匠人们制作手艺的过程,也是与自己独处的过程,而学会与自己的心灵独处,则是当代人亟需学习的。

在极速发展的社会,人人都被焦虑裹挟,逐渐失去了自我。匠人们却能“以时间包裹自己,成为膜、成为茧,可以免疫于时代的跌宕”。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沉迷,以手艺度己度人,在心灵的自洽中,与时间达成默契。

现代人缺乏的,正是这种对时间的信任——他们总是在追赶时间,却将自我抛诸脑后,疲惫过后依然空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人们能像匠人一样,沉下一颗心,做好当下事,时间自会“确凿地留下成果”,让自我逐渐完整而强大。

日本作家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讲述了“代笔人”的故事。主人公鸠子传承了家族替人写信的手艺,她在用心写下一封封信的过程中,逐渐弥合了心灵的伤痕,让曾迷惘的灵魂有所皈依。

而《瓦猫》中的主人公们,也是通过掌握一门手艺,让平凡的人生丰饶厚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亮

匠人将往何处去?相比于自扰的庸人,他们比想象的要欣然,老的“更看重心灵的自洽”,年轻的,“将手艺本身视作生活”。

葛亮在书中提出:“愿我们都可自在”。

或许,一些古老的工艺,注定成为“废艺”,可匠人精神却永远被需要。这是一种热爱,一种执着,一种内观,是一个得“自在”的奥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亮

(首发于头条号“半杯咖啡读好书”,原创作品,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