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魏阵营下被严重忽略的一位大将,他能力出众如今却鲜为人知

尽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涌现出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但要说数量最多同时也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还要说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其间很多将领的事迹都能被世人如数家珍,然而,即使如此,依然还是有不少将领被严重忽略了,比如下面要说到的这位曹魏大将便是如此,他能力出众如今却鲜为人知。

此人名叫王基,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即今天的山东省招远市人,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由于他父亲王豹去世得早,便与叔父王翁住在一起,在王翁的悉心抚养下,王基非常孝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七岁的时候,王基担任东莱郡府吏,因为非其所好而辞职,曹魏黄初年间,各地举荐孝廉,王基被任命为郎中,青州刺史王凌特意上表推荐王基出任别驾,后来,朝廷征召王基为秘书郎,王凌又请求把他召回。

司徒王朗要求征召王基,王凌却因为贪图利用王基的治理能力而赖着不放人,因此遭到王朗的弹劾,大将军司马懿后征召王基,还没到任上,就被提升为中书侍郎,然而,后来因为谏止魏 明帝曹叡大兴土木,王基坐罪被免了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将军曹爽执政时,王基被授为从事中郎,出任安丰太守、河南尹,颇有政绩,但是因为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被诛杀,他又被按例免官了,嘉平二年即公元二五零年,王基再次被起复,担任了尚书。

不久后,王基出任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跟随征南将军王昶讨 伐东吴,王基在夷陵率领一路兵马袭 击步协,吴将步协紧闭城门固 守,王基假装摆出进攻的架势,其实则分兵袭取雄父粮仓,缴获粮食三十余万斛,擒获东吴安北将军谭正,接收降民数千口,他把这些降民安置到夷陵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王基因功被赐“关内侯”,王基又上表劝王昶将江夏作为首脑之地,紧逼夏口,从此,吴军就不敢轻言渡江了,他申明礼仪制度,整顿军队秩序,恢复学校教学,南方士人无不称赞,当时朝廷商议准备大举征伐东吴,下诏命王基商量如何进攻。

王基说:“如果出兵而不能打胜,不仅威风丧尽,而且还耗费财用,因此出兵必须准备充分才行,如果不准备开通河道,聚积粮食,修建战船,即使陈兵江北,也不会形成必渡之势,今江陵有沮水、漳水,灌溉良田数以千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陆左右,也有沃野良田,如果水陆并以农业为主,准备充分的储备,然后率大军攻向江陵、夷陵,分别占据夏口,沿沮水、漳水运输粮食,敌人知道我有坚锐的装备和充足的储备,能长久占据优势则依据天险顽固坚守的信念必然变得沮丧,弃暗投明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时再联合东吴的蛮夷从其内部攻击。

大军再分部征讨,则夏口以上各据点一定可以攻下来,长江之外的州郡也都守不住了。这样一来,吴、蜀的交通断绝,两国无法联合,东吴也就成为瓮中之鳖了。否则的话,这时出兵未必有利。”于是朝廷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王基还参与了平定淮南三叛即毌丘俭、文钦、诸葛诞的叛乱,其间他出谋划策,立下不俗功勋,因为善于军事,他先后都督豫州、扬州 、荆州军事,受封“东武县侯”, 陈寿赞曰:“徐邈清尚弘通,胡质素业贞粹,王昶开济识度,王基学行坚白,皆掌统方任,垂称著绩。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可惜的是,如今世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