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指一年之中最热的一天,最高温度逼近四十度。现在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家庭都安装的空调,除非特定的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环卫工等,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在空调下度过“三伏天”。

而在古代,虽然皇帝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但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在炎热的三伏天,皇帝都无法享受到空调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不少人就好奇,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一国之君的皇帝,是如何度过令人备受煎熬的三伏天呢?

据记载,一般有四种方法最为常用。

一、宫女日夜不停的给皇帝扇风

作为皇帝,不仅拥有后宫三千佳丽,皇宫中的所有宫女几乎也都是为他一个人服务。到了炎热的三伏天,皇帝就需要有人用扇子来扇风,以缓解燥热的程度,这个任务都是由宫女来做。通过一些历史剧我们也可以看到,皇帝左右两边经常会有两个拿着扇子的宫女,她们就是专门为皇帝降温的,而且姿色也相当不错。如果是一般人,旁边站着两位美女,估计会更加燥热,扇子是缓解不了的。但皇帝不一样,什么样的美女都见过,已经习以为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冰块降温

古人也很聪明,在很早的时候,就直到利用冰块进行降温。一般皇宫附近都修建了很多冰窖,在冬天的时候,命人从其他地方采集大量的冰块,然后储藏在冰窖内。三伏天的时候,皇帝就会用这些冰块来降温,那感觉估计不比现在的空调差。据清史记载,当时的北京城内共修建了18座大型冰窖,以供皇帝字啊夏天所使用。而清朝晚期,慈禧相当会享受,大部分冰块都被她给用了。

三、修建特殊的建筑进行防暑

据史料记载,在古代的皇宫中,都会修建特殊的防暑建筑,被称为“凉殿”或“水亭”,与在现在的中央空调有些相似。利用机械和重力的原理,使得建筑内的温度较低,以起到乘凉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夏天避暑圣地

一般来说,古代的皇帝都会在皇宫中,很少去其他地方。但在三伏天,皇帝也会选择到外地避暑,因此就会专门修建避暑的行宫,俗称“避暑山庄”,最著名的当属承德避暑山庄。它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的圣地,甚至在此办公,前后修建了近90年。

这四种避暑方式,你最喜欢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