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回里,桃园结义之后,刘关张三人各造兵器,其中“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在后面的情节中,“青龙偃月刀”成了刻画关羽形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而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一说起关羽,我们自然就想起了“青龙偃月刀”,使这把武器在民间达到了极高的地位。
但历史上的关羽真的用的是“青龙偃月刀”吗?
关羽使用什么兵器,《三国志》里没有提到,但有这样一段描述:“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斩颜良”,但有意思的是,这里用了一个“刺”字。毛氏父子评论《三国演义》时说:“杀得出其不意,所以谓之刺也。”这解释有点牵强,出其不意就是“刺”,就不能是“砍”“劈”吗?
《三国志》里的这个“刺”字,恐怕还是和兵器有关。动作是刺的话,大概率为矛、槊一类的兵器,而非大刀。在汉末三国时期,矛、槊类兵器是骑兵的主要配置,当时的不少名将所使的兵器就是矛、槊。
作为马上使用的重型大刀(《演义》里说“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偃月刀的名字也是从“掩月刀”中演变而来的。作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威力巨大,但太过笨重而且制造成本昂贵,在战场上并不普及,更多是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或成为宫殿侍卫和卤簿的仪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变成了武举考核臂力的道具。
当然,三国时期的军队中也是大量用刀的,但都是步兵使用的单手刀,一般是窄而直的刀具,长一米左右,刀背坚厚,带有不易分辨的少许内弯和血槽,尾部有整体铸造的铁环,环首可缠布条于手腕,防止刀从手中脱落。
像《刀剑录》里记载的“孙权在黄武五年造刀一万口,刘备造刀五千口,司马炎造刀八千口”,都是这种刀。而且,当时的铸造技术也无法支撑工匠们打造一把宽刃大刀出来。
还有,在冷兵器时代,武将们战场对敌时使用的兵器,要以轻便趁手为第一要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虽然很拉风,很符合英雄人物的定位,但未必真的适用。
所以说,关羽使用的大概率是其他兵器,而不是我们熟知的“青龙偃月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