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阜阳市阜城西北城墙上,有一座刘公祠,又被称为刘太尉祠,这是为了纪念南宋名将刘琦大破金兵于顺昌(今阜阳)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锜是南宋抗金名将之一,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宋绍兴十年(1140年),刘锜率2万余官兵去东京任副留守,途经顺昌就是今天阜阳,金兀术率10万金兵侵犯顺昌。为让顺昌百姓免受金军涂炭,于是决定和当时的知府陈规一起死守顺昌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昌之战”从1140年5月25日开始直到6月12日结束,历时十九天。刘錡以不满两万的兵力,击败金军十几万人,震惊了宋金朝野。摧毁了金兵的士气,极大地鼓舞了南宋抗金战场将士的斗志,并在阜阳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纪念抗金名将刘錡,元朝时在阜阳就有纪念刘锜等人的祠堂,而至明代嘉靖年间时并无相对固定或专门的祭祀场所,后又在北城城垣上建了“刘太尉祠”。此后,刘公祠一直耸立在北城西北隅今址。而到了近代,抗日战争初期刘公祠被拆毁,1941年又重建,上世纪的动乱中又遭到破坏。1980年,刘公祠被列为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以重新维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走进刘公祠,一个不大的小院,却处处充满了宁静祥和。院内左侧有一块石碑,是清乾隆年间重修刘公祠而刻碑留记。这块石碑据说以前有两米多高,因屡遭破坏,现今残存于此。旁边的一颗酸枣树,枝繁叶茂,当地人把它当作树神供奉着。不少前来观赏的游客将写有愿望的绸带挂在千年古树上,以寄托心底美好的愿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大殿中,正中竖着南宋抗金名将刘錡塑像,在其两侧分别立着当年的顺昌太守陈规,通判汪若海,副将赵樽、耿训、韩直、许清、阎充和义军曹成的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昌之战”是南宋抗金的第一次大胜,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十大典型战役之一。小小顺昌城,因为爱国名将刘锜抗金的决心,抵挡了金兵南下,保住了南宋朝廷偏安百年。刘公祠在无数次动乱战火中依然香火不断,向后代叙说着那段历史,唤醒人们对古顺昌城关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