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不得不说的是,黄金之所以能够成为流通货币,其本身的魅力和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对于不管是哪个时代,黄金的使用价值也同样有着极大的处世之道。不管时代如何纷飞战乱,拥有了黄金也就拥有了翻盘的资本。在这一点上,尤其是在古代则显得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对于黄金的使用方式,就当今来看,也大都是成为装饰品。不管是项链还是手镯,黄金装饰品成为了老百姓身边的家常便饭。本文要说的便是一位老农,在自己砍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藏金洞”,如此多的黄金,也让这个老头动起来了歪心思。他偷偷地拉着一车黄金去银行兑换,谁能料到,却被人当场抓获。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故事的起因

话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富裕起来。对于生活在我国西部的老百姓来说,虽然说早已经摆脱挨饿受冻的日子,但毕竟生活水平比起沿海发达城市来说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谁都想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不得不说的是,如果有机会发一笔横财,很多人是不会拒绝的。所以怎么说呢,一个人的财运如果来了,怎么挡都挡不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山西老农在前往山上砍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山洞,这个山洞看起来可能有点深,从洞口望进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人也都习以为常了,没有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乎,老农简单做了一个火把,壮着胆子走进山洞里面,出人意料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呈现在老头面前的,是一堆堆的黄金和黄金铁片。看到这么多的金条之后,老头刚开始是相当地惊喜,觉得自己走了发财运,他坐在一旁静静地望着这堆黄金,后来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农的心里已经开始想着如何能把这些黄金换成现钱,然后改变现有的生活。只不过一时之间,老农不知道该如何去兑换。回到家中之后,老头觉得既然这些黄金是自己找到的,那就是自己的,无论去哪里换这么说准没错,那么把黄金换钱,只有银行可以兑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老农就拉着一个板车,回到山洞里,把里面的黄金搬到了板车上,盖上一层棉布,就急匆匆地来到县里的银行。他对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想要用黄金来兑换现金,银行的工作人员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他们跟随老农看到一车的黄金,惊讶不已,后来他们观察了黄金的成色之后,发现这些黄金绝对不是现代工艺制作的,很有可能是古时候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的工作人员最终选择了报警,当警察来到这里之后,询问了老农的黄金来历。老头支支吾吾地说是自己家里祖传的,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挖出来卖钱。对于老头的说法,警察不相信,问了老农挖黄金的具体位置,老农怕在村里闹出大动静,更是不敢说,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让警察十分怀疑老农是不是一个盗墓贼,他们最终还是把老农抓了起来。这个想要一夜暴富的老头,没想到却惹了大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这批黄金的来源

其实对于老农发现的这批黄金,警方请来了当地的考古专家。经过专家的鉴定之后,还真找到了黄金的来源。山西自古就是靠近古代的皇城,老农所生活的这片地区也是古代的军事重地,自然也经常会发生战争,而战争所依赖的并不仅仅是人,更多的还是钱财。想要造反,更多的也是需要钱财开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批黄金是唐朝安禄山的大将张通儒所留下来的钱粮。作为叛军将领安禄山的大将,向来搜刮了许多钱财珠宝。而且众所周知的是,最终安禄山的反叛以失败而告终。这个张通儒也为了逃命根本顾不上这些埋藏的钱财,所以一直到了现代才被山西老农发现。要问如何能识别出这些金银的主人,还是得益于在这些黄金上面刻着的字迹。那些黄金的底部,刻有“柱国魏国功臣张通儒”的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发掘张通儒埋藏的黄金,也为当年的安史之乱揭开一定的谜团。虽然说对于张通儒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可是这个人物所留下来的这么多的黄金,足以说明,这些叛军在兵败的过程中。为了逃跑,只能暂时将自己的钱财藏起来,同时也是为了日后的考虑。只不过在后来,时代的发展,并没有给这些乱臣贼子机会,随着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的努力,最终平息了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这位山西老农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有些不值当的。虽然说发现了这么多的黄金,可是在使用方面,却有些不够明智。如果说他能够在当时发现的时候,如果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或许也不会引来这么多的麻烦。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虽然说上报给了当地政府,可能拿到的奖励不会很多,但是不至于被认为是盗墓贼。可是在金钱和自由面前,老农的做法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