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8日出生在德国的吕讷堡,一个普通酿酒师的儿子出生了。1944年,年仅17岁的酿酒师的儿子不得已从军服役,但在1945年便被盟军所俘。他上过法学院,成为一名公务员,由于行政工作需要大量的社交活动,他觉得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便找借口回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阅读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哲学、组织理论和社会学内容。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这个酿酒师的儿子出版了50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成为近代最重要的学术领袖之一和社会学系统科学的代表人物。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尼克拉斯· 卢曼。

介绍卢曼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本名叫《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书。这本书是由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教育哲学讲师申克· 阿伦斯所著,详细地介绍了卢曼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

卢曼如此高产,难道成功之道就在于他的卡片盒笔记写作法?从一个普通酿酒师的儿子到近代备受尊敬的社会学家,莫非天才的成才之路是有迹可循的?

下面,我们跟着这本书,一起去探索卢曼的成才的秘密吧。

01 关于卢曼写作的一些事

卢曼是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在他长达30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收集了90000多张卡片,出版了50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卢曼如何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

1968年,卢曼在比勒菲尔德大学的教授职位上发表论文时收到一份关于他研究内容的调查问卷,他的回答是:“项目:社会学理论。期限30年。成本:零。”

这真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答案,是什么样的知识管理方法如此高效?是因为卢曼是一个天才吗?还是因为卢曼的努力?然而,卢曼自己却说,他的生产力源自于他的卡片盒,他强调自己从不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他说:“我只做容易的事,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我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做别的事。”

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真有这么神奇?是不是因为太复杂别人无法复制,所以才不能走向成功呢?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卢曼卡片盒非常简单,简单到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反认为卢曼必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那么,为何他能取得成功别人却不行呢?原因在于,人们对卢曼卡片盒的只是孤立关注,而忽视了它所嵌入的实际工作流程,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太简单,人们直觉上对简单的方法不会抱太大的期望,便也就不会去尝试了。当然,也与关于“卢曼卡片盒”的出版物只有德语版本,传播也不够广泛有关。

我们来看看这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卡片盒是如何工作的?

第一步:做笔记,读得值得记录的内容时,就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书目录信息,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笔记;

第二步:查看简要笔记,并思考这些笔记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的相关性;

第三步:写下新的想法、评论和思想,放入主卡片盒;

第四步:留意卡片盒中原来的笔记,可以在原有的笔记上直接跟进另一条笔记;

第五步:做编号以便标识每条笔记。

在记笔记的时候,卢曼并不是直接照抄文章中的观点或引文,而是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尽量保持原意描述出来。这样的好处在于,写文章时,可以直接引用卡片上的句子或想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新的想法或评论。

再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做笔记的?当我们读到一个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划线,想要评论时就写到空白处,有新的想法时就写进笔记本,觉得一篇文章很重要时就摘抄。可是,当我们想要写作时,却无法调动我们曾摘抄过的句子或者写下的想法将其运用到文章中,因为我们十分依赖大脑的记忆,而大脑常常疲于回忆。

然而,我们要搞清楚做笔记的真正目的:学习和收集的东西越多,你的笔记就会越有用,就会有越多的想法组合在一起,并激发新的想法,也就越能轻而易举地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但我们做的笔记往往事与愿违,真正说来,这种做笔记的方式对于我们写作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就是为何有些人拥有一整书柜的精彩想法的笔记,却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的原因了。

因为我们做的笔记是分散的,杂乱无章的,而卢曼卡片笔记盒则不同,它就像集装箱那样,将所有不同的想法存到同一个卡片盒中,人们只需要考虑在哪个主题下能运用到它,而不必烦恼将这条笔记放在哪个主题下。

当然,卢曼卡片笔记盒也不能胡乱往里面添加笔记,只有当我们的目标达到群聚效应的最佳点时,卡片盒笔记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这个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分清三类笔记:

1.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这类笔记只是对收集信息起提醒作用,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来写,最后会在一两天内被扔进垃圾桶。 2.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这种笔记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它们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存放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文献管理系统中,或者按出版标准写好放在卡片盒中。 3.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

这里面也有些“坑”需要我们避开的,比如,不能将所有的笔记都当成永久笔记,这样会使得优秀的笔记被淹没;也不能将所有的笔记都当作闪念笔记,这样会使笔记混乱;也不能只收集与特定项目有关的笔记,这样会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记忆容量里。所以将笔记归到不同的分类至关重要。

卢曼的永久卡片盒里的笔记只有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他从不在所读的书上划线,也不在空白处写评论,他只是将文中引起他注意的观点在另一张纸上做简单的笔记,但更重要的一步是,在笔记存放之前,他会阅读当天记录上的东西,思考它与自己的思想的相关性,然后写在永久笔记上存放起来。

在我看来,卢曼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除了他能将卡片盒笔记运用得炉火纯青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他在记笔记之中不断地思考、理解,然后又产生新的想法,而新的想法与旧的相碰撞,又会发现新的思路,如此循环之中,灵感才能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而这,正是卢曼成才之路的秘密!

02 如何运用卡片盒笔记写作?

我们了解到了卢曼写作的秘密之后,是不是就能走向成功了呢?并非如此,因为卡片盒的工作流程不是要告诉我们在写作时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而又可分离的任务,并通过相互关联的写作任务提供即时反馈。因此,从提笔到成文,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就如前面提到的我们在阅读时必须将脑海里思考的结果写下来,为大脑减负。写下来,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新想法,这些新想法又会与卡片盒中已有的想法产生联系,进而改变和挑战已有的想法。

同时,有效记笔记的关键还在于保持开放的心态,尽管大多数人都会喜欢阅读和自己相同观点或已有知识的文章,但是,我们必须要突破这种心理局限,才能获得更多不同的想法。达尔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强迫自己写下那些对他的理论最具有批判价值的论点,并对其详细阐述,这样能让他减少出错的机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

在我们开始写文章时,只要将这些笔记按顺序组织起来,利用笔记的内容形成一种新的对话,这里要注意的是并非单纯地机械地复制或拼凑,而是要根据特定的语境用自己的话再次转述出来。同时要根据卡片盒的内容进行思考。

比较、区分和连接笔记是写好学术文章的基础,但琢磨和推敲想法才是产生洞见和卓越文章的关键。

因为我们的大脑也会经常偷懒,当遇到新的信息时,要么是忽略掉,要么是沿用旧的思维习惯,但我们想要产生更多的想法,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习惯,在这里,本书提出一个平庸而又关键的方法:确保你真正看到你认为你看到的东西,并尽可能清楚,真实地去描述它。如果有必要的话,请反复检查。言外之间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得不断地修正自己认为理解的内容,以此帮助我们发现差异,查漏补缺。

最后就是完稿和修订。我们需要对草稿反复修改,必要时删除一些对论点没用的内容,即使那些内容自己认为写得很完美。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中,更加强调的是如何做好笔记,只有做好笔记,才能更好地为写出好文章服务,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做好笔记的过程,就是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的过程。

03 结语

写作既不是一件易书,但也不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难,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写作也能成为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当然,前提是,我们在阅读时必须拿着笔来,把最重要最有趣的内容记下来,做好卡片笔记,并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越来越多的想法就会涌现出来。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所介绍的阅读——做笔记——思考——写作的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