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缺血性肌挛缩也称慢性充血性缺血性挛缩,是严重的骨折晚期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

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包扎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肌群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疤痕组织。

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无确切的统计。

二、基本病因病机

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可引起缺血性挛缩。缺血性挛缩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

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看,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大致上可分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及由于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心肌由代偿最终发展为失代偿两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缺血性挛缩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心肌炎和心肌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心肌病均匀客观导致缺血性挛缩,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维生素B1缺乏及心肌淀粉样变形等均属罕见。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心室收缩期射血量,持久的负荷过重心肌必然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而终至失代偿,心脏排血量下降。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

②、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

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以维持正常心排血量,但超过一定限度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诱因有基础挛缩的患者,其缺血性挛缩症状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

常见的诱发缺血性挛缩的原因有:

(1)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作用缺血性挛缩的诱因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袭而易漏诊。

(2)心律失常心房抽动是器质性挛缩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缺血性挛缩最重要的因素。

其它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缺血性挛缩。

(3)血容量增加如摄入钠盐过多,静脉输入液体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

(5)治疗不当如不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等。

(6)原有挛缩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