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三三精舍”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内容请关注“三三精舍”公众号。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杂阿含经》第一卷03经~07经。

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有一个词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上一节课里面,经文当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厌离」。经文当中的「厌离」不是我们平时所用的那个含有负面情绪的那个厌离,因为古时候译经的词义,和现在会有不同。

「厌离」的意思就是脱离、解脱,并不是讨厌、远离的意思,而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以及放下它。比如说,经文里面还经常提到厌离食味,这个意思是说不再执着于食物的条件,而并不是说让我们讨厌吃饭。而有时候,厌离也和不乐一起用。「不乐」的意思并不是不快乐,而是不执着于某事。

我们在佛经当中,经常会遇到这种和现在语言表达意思不同的词语,大家以后在阅读经文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如果理解有偏差,很容易会有矛盾的地方。包括我们在实修的时候,如果意思理解错误的话,你种下的这个因,就不会导致最后解脱的果。所以这个要给大家强调一下。

因为我们经文当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大家熟知的「功德利益」这个词,这个「利益」,它除了指增益以外,还有吉利的意思;还有「消息」——这个消息不是我们现在指传送消息的这个意思。比如说在《摩诃僧祇律》的第十六卷里面,比丘说:「我远来饥乏,今日得如是适身饮食,且可小停,消息四大,然后当往奉觐世尊」。这里「消息四大」总不能翻译成对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去通知消息,这是说不通的。所以这里的「消息」,它是指休息的意思。

另外要解释这个「厌离」,是因为后面的经文里面还会多次提到这个词语,比如说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如果我们翻译成对色受想行识,我们要讨厌、排斥并且远离的话,那这样就大相径庭了。这就好比经常吃素的人,他以为自己对吃已经解脱了,但实际上呢?当他吃到一块肉的时候,他心里那种痛苦是非常不堪的!因为只有吃素,才能使他乐。他没有办法去舍弃对于吃素食的快乐,以及吃素背后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如果我们只要讨厌了就能够解脱,那么满大街都是阿罗汉了。

还有一个词语叫「梵行」,这个梵行的意思,我们一般会理解成守好戒、持好戒,叫梵行,但其实是不对的。梵行,它是指没有任何杂染的行为,也就是舍弃了色、受、想、行、识以后的这个行为;它并不是说,这个人持戒持得好,就叫立梵行。阿罗汉的四句偈就是「梵行已立」,指的是他已经没有任何杂染的行为了,并不是说他的戒律守得非常好。

其实中文的这个「梵」字,就是大梵天王的「梵」字,是因为佛经翻译而造的字,之前是没有这个字的。那么梵行,如果只是守戒的清净的话,那么在当时就会直接翻译成戒行已立,而不会翻译成梵行已立,所以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杂阿含经》看似很简单,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因为它的文句只是提纲式的文句,内容其实包含了很深密的这种行法,那么如何舍弃色、受、想、行、识,如何从五蕴当中解脱出来,这才是同学们要学习、要训练的地方。

我们来看经文,这几篇经文都是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的。我们先来看03经和04经。

0 0 0 3 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佛陀就告诉诸位比丘说:大家对于色法,如果不能够如实地知道、不能够完全地理解、不能够完全地断除,不能够完全地离开欲的话,那么就不能够断苦,也就是无法断除色法的逼迫,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也就是不能解脱生死,同时,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然后佛陀又继续说道:各位比丘!大家如果能够对于色法如实的知道,完全的理解,完全的断除,完全的离开欲,那么就能够断除色法的逼迫,受想、行、识也是这样。说完这些以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在05经、06经、07经当中,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在这三篇经文当中,世尊又强调了一下:

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佛陀就说:当我们面对色法的时候,如果产生了贪爱和欢喜,那么就是对于苦、对于这个逼迫产生了贪爱和欢喜,如果这样就不能解脱苦,不能解脱逼迫。

记得刚开始学佛的时候,和一个没有接触过佛法的朋友聊天,因为当时就想给他传播佛法的要义,急着去法布施。我就跟他讲这个五蕴是无常的、是空的,然后他当时就说:那有什么呢?无常很刺激,对吧?这就是生活,我并不觉得苦!但是那会儿我刚学佛,所以没有办法反驳他,反而还觉得他说得挺对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是由五蕴的无常交织起来的,就像很多的艺术形式,它都是需要五蕴的无常来帮衬的。比如说,我们失去恋人、失去钱财、身体受到病痛等等情况,有了这些现象,就会产生小说、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等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再多想一步,就是因为我们不觉得五蕴是无常的、是苦的,反而我们还觉得很美,很喜爱,所以才会沉浸于这种无常当中。如果我们保持这样的状态,就不可能脱离五蕴。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那么修行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现在去寺院,都会看到很多对联上面写着「看破、放下、随缘、自在」。那么看破是很好看破的,因为大道至简。理论的这些东西其实是很简单的,总结起来就是「五蕴无常、苦、空、无我」,佛陀一句话就给你点出来了。但是关键就在于第二步,你放下放不下?如果你放不下,那你就继续在苦和无常当中,这也是个人的选择。有的人对于世间是非常贪爱的,是不能够全部放下的。所以说,能够真正去修学佛法的,真的不是一般人。

这节课的内容,佛陀不断的强调了我们在面对五蕴时候的一种态度。大家要注意,经文是指导我们修学的,是我们学习以后马上就可以进行实践的,而且当下就能转变你的生命视角。佛法其实没有那么难,学起来是很容易的,关键就看你乐意不乐意去实践了。

这里佛陀说得也很明白,当我们面对色法乃至于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时候,如果我们处在一种很模糊的状态,或者说没有一个灵明的觉照的时候,那么我们和凡夫其实没有什么区别。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就还是按照以往的性格、脾气去面对,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断除五蕴对我们的逼迫,从而也就不能摆脱生老病死。

我们经常说,学佛要了生死,要解决生死问题,那怎么解决呢?这里佛陀也明确告知了,解决生死问题的其中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我们对待五蕴的态度。大家不要去看经文这么简单,如此的概括,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万能的公式,它能使我们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假如你发现你的手机丢了,或者钱包丢了,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能够马上警觉到,你对于眼前的这个境界所起的心是什么?这里也要强调一点,并不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发现钱包丢了,你不能够悲伤、不能够愤怒,因为你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你不要骗自己,也不要拿着这个标准去要求其他的同修、其他的佛弟子。

佛陀教给你的方法,是让你及时的警觉的觉知到你面临五蕴境界的时候,色法和名法都是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你的肌肉产生了紧绷?是不是出现了嗔恨的念头?或者说出现了渴望的念头?只要你能够马上警觉的观察到它,并且连绵不断的去持续你的觉照,这个就叫做修行。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我记得有一个学姐,就是在2018年的时候,去寺院跟着大家一起受菩萨戒。因为当时是夏天,她们宿舍是八个上下铺,十六个人,人很多、味道也很大,然后这个学姐就说了一句:这房间的味道好像有点难闻,我们要不要打开窗户通通风?她说完这句话,马上几个同修就站出来说:你这个人怎么说话的!你怎么这么有分别心?你居然还觉得味道不好闻?你以为你来干嘛来了!来度假来了吗?然后就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

其实闻到味道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它并没有什么过错,那么指责别人的那几个人,她肯定也能闻得到,只是她们选择了我要压迫自己、我要强迫自己,我不能认为这是不好的味道。但是当你越压制自己的内心,你的嗔心和脾气就会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不赞成苦行,这是很实实在在的例子。

说到苦行,昨天和一个师兄打电话,他也提到了。他说自己一天要站八、九个小时,累得够呛,他就强忍着让自己去承受这种疲劳。有的时候承受不住,就念念咒、念念佛号什么的。然后我就跟他说:你这样是苦行,不是佛法的修行。首先,你面对身体疲劳的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另外对于咒语和佛号的使用方法也是有误的。

他就认为,我这点事怎么可能构成苦行呢?因为他认知的苦行是那种比较极端的,比如说睡在坟地,举着手不放下来,或者说永远不剪指甲,然后还有那种倒挂在树上不睡觉的。但是这已经是偏重于非常高级的苦行的修行方式,比如说在佛教史的最后一集,我就提到耆那教的教主,他还趴在地上吃狗屎,但这是人家教主级别才会这样,普通的修行人还不允许你这样修行,因为你级别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归纳一类事情的时候,是要看其目的性,而不是看程度。就好比说,一个人他偷了一千万美元和他偷了庄稼地里的一个玉米粒儿,它的本质上都是偷盗。所以我们大家在修忍辱的时候,不是让你强忍着怒火,强压着心中的那种不愉快。如果这样,很容易导致你的气血不通畅,而且对于你的神经系统是有极大的影响的,非常损害你的身体。

我身边有很多师兄,他们去寺院做义工的时候,就在做义工的期间,和这个师兄吵吵架,和那个师兄生生气,每天勾心斗角,晚上气得睡不着觉。但是他就心心念念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忍,这是在寺院,可不敢发作。然后做完义工,回家以后就生病、发高烧等等。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师兄他还很兴奋,他说:你看,我从寺院回来就生病了,我这是消业。多好!下回还去。你下回去了继续生气,然后继续回来生病,继续消业。这很明显就是对于佛法的基本理论理解得很偏差,因为你要知道,你消的这个业,绝大部分是你刚刚种下来的。

这就好比说,你早上出门之前,在家门口放了一百块钱,然后你白天一直在念咒语,晚上回家了,你把早上这一百块钱捡起来,你能说你是因为念咒语导致你发财了吗?你千万不能再这样去修行了!因为这样是完全在折腾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样修一百年,你的业不仅消不了,你也没有任何的功德。

所以说,忍辱是要讲究方法的。它不是让你一头扎在痛苦的环境当中,任凭风雨的洗礼,那样不仅损害身体,而且还没有功德。而是说,你要在时刻面对一切境的时候,不管是善的境界还是不善的境界,都要能够警觉的、如实的去观照,去观察色法、观察受、想、行、识。

就像这个师兄,他站得累的时候,他要灵明的觉知到自己肌肉的酸痛,要标注它,要觉察到自己在产生疲倦时候的念头,到底是贪念还是嗔念,连绵不断的去生起觉照。

为什么这个词要叫做「觉照」呢?照就是你要照看、照顾。就像一个灯一样,你在面对五蕴的时候、面对黑暗的时候,你要拿智慧的明灯去照见它,这就是修行的技巧。回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专门开一个课,来详细说明一下如何去修六度。

我们同修之间在一起,一定要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因为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脱成佛。我就发现,跟我特别有缘的聊得来的师兄,都是属于那种成佛证果的意愿很强烈的。他们并不急于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比如说,我的女儿发烧了、有病了,或者说我最近这个财运不是很好,他们是不追求这些东西的。

而且这些师兄的哲学思辨能力也特别好,做功课、学习都是非常的用功。但是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学佛学了很多年,感觉知识学了不少,自己也没事儿就去放生,没事儿就去做功德,去寺院禅修,跟着大家去打七。但是首先没有融合到你自己的生活当中,你的佛号、咒语念了几千万遍了,也没有什么显著的修行效果,你哪怕证点神通不是也可以?最多也就是做一点梦,或者说有一种比较轻微的感应。

这个问题并不是出在法门上面,而是出在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之前在佛教史的课程里面给大家讲过,僧团要每半个月都要集体布萨,就是互相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修学方法。我们同修们在一起,就是要不断去增益,去互相帮助。你反省自己的过错,去发掘自己对于五蕴的执取和贪爱的过失,你说出来给大家听,这个就叫做「发露忏悔」——这是世尊给僧团设立的最好的忏悔方式。

那会儿也没有说让比丘们天天冲着释迦佛108拜,不会的。大家就是要诵戒、布萨、发露忏悔。因为你反省了,说出来了,你就会更加提醒自己:我明天要注意,我以后要注意!那么久而久之,不仅罪会消除,过去凡夫的那种习气也会大大减弱。就像今天学习的经文当中世尊所说的那样,大家如果能够对于五蕴都如实的知道,完全的理解、完全的断除、完全的离开欲,那么你就能够断除五蕴的逼迫。

心理学上讲,二十一天就能培养一个新的习惯,这是很快的。佛法不会让你修七、八年了,然后不见一点起色。我当时证名色分别智的时候,只用了四个钟头。这也就是大家在佛经里面,经常会看到有的人还没怎么着,一听佛陀说个什么话,当场就证得法眼净,甚至还有证果的。就是因为大家在日常的训练,它是符合佛陀的教法的。

你真能如理如法的按照佛陀所讲的去修行,那么一切都会很快。因为佛是正遍知,他是最高的智慧。这样一位无上正等正觉的觉悟的人,他教导弟子,不可能说教完了,你需要学一百万年才能进步,都是很快就能得到体验的。所以我也希望咱们的师兄们,不管你之前修学的是什么法门,你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学习一下《杂阿含经》,学习一下世尊的原始教法,然后自己实际操作一下。

在《大念住经》里面,佛陀也明确的说了,最慢七年、最快七天都能证到阿罗汉。这是佛明确指出来修行的期限。我想没有哪个老师敢保证,你在哪个时间段以内,就保证你达到什么样的阶段,证得什么样的果,只有佛敢这样说。

这节课就说这么多,希望所有愿意解脱生死的同学们,今生都能够圆满的成就、证果。礼敬世尊!礼敬阿罗汉!礼敬无上正等正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