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货币。最早的银锭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王莽铸有银货二品。其后历代皆有铸造,但明代以前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银锭为“银饼”、“银铤”,称扁平形银币为“钣”、“笏”、“版”,棒形的称“铤”、“挺”,宋以后改称“银锭”。元代于银锭之外总称“元宝”,形式变为马蹄形,故亦称“马蹄银”。明清两代均沿用“元宝”一词。
清朝贵州协兴隆银锭,10两正面
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民间交易多用金银。洪武八年(1375)发行宝钞(银票兑换券,纸币的一种形式)后,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直接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轻则罚款,重则要打板子,坐牢。但政府发行常用的方孔铜币时仍以银价为标准。银锭与钞票之间、银锭与钱币之间都有一定比价,洪武元年政府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明英宗即位后,放松用银的禁令,可以不用货币进行缴税,也可以直接用银锭进行缴税。自明初开银禁后,物价多以银两计算。从以银表示的金价、米价、绢价来看,明朝白银的购买力大大高于前朝。
当时是用银水浇铸而成的,因而底部有很多气泡。电视剧中那些形制规整的银元宝都是机器制作的现代工业残次品
但明朝时期没有机制银币,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条和码形的银锭都少见,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称分量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明宪宗成化年间开始,田赋、商税、盐课、匠役以及言俸等项国家大宗财政收支中,使用白银计量价值的范围日趋广泛。银两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时,形式上银两与方孔铜钱并用,但铜钱的价值太小,不能适应大宗交易的需要,再加上西班牙等欧洲新兴殖民国家的崛起,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中国在贸易上又占有绝对优势,于是吸取了大量西方手工打制银币,中国也通货膨胀了,银价有所贬值,因而银的单位面值不是特别大,容易被人接受。
这已经是半机制币了。明清时期欧洲银币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流入中国。此银币是1749年清朝乾隆时期制造
银在交易中银两使用的比重逐渐增大。有人估计,隆庆四年(1570)的市场大宗交易中,十之有九用银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易,用方孔铜钱不过十分之一。白银在政府的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万历九年(1581),太仓银库年收入的白银370多万两,铜钱折合白银只有两万多两,还不到白银的百分之一。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类似上面图片的银币)以后的事。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
下面铁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银锭:
第一种是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
第二种是中锭,多为锤形,重约10两,又称小元宝
第三种是小锞或锞子,形为馒头状,重一二两,也叫小锭
这些就是当时人们常用的零花钱了,散碎银两
大致介绍完了古代银锭,铁钩下次给大家介绍一下机制银元出现之前的手工打制银元和半机制银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