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载,自通天元年(696年)起,上官婉儿不仅是制诰官,更是在武则天的指导下,处理百司奏章,参决政务。权势达到了顶峰。

即使如此,婉儿并没有得意忘形,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谨小慎微地处理事务,对皇太子李显恭敬有加。

正是这份小心谨慎,保全了她的性命。

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在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的帮助下,在神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诛杀张氏兄弟,逼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退位。武周历史就此结束,江山重归李唐。

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唐中宗李显对她信任有加,继续让她掌管起草诏令。不仅如此,李显还将上官婉儿从才人提升到昭容,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送走了女皇武则天,婉儿并没有感觉到轻松,因为她迎来了两个想做女皇帝的女人。

韦皇后想效仿自己的婆婆,也来个干预朝政。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能成为武则天。韦皇后有武则天那样膨胀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那样聪慧的脑子。无奈之下,她只能向上官婉儿寻求帮助。

在意识到李显没有什么主见之后,上官婉儿也只好跟韦皇后搞好关系。她为皇后出谋划策,帮助她收买人心。于是韦皇后上表,请求规定百姓一律要为被父亲休弃的母亲服丧三年。又请求规定百姓23岁才算成丁,59岁就免除劳役。听老婆话的李显,一一应允。

在被老妈流放的十四年间,是韦皇后陪伴着他,风雨同舟,历尽苦难。李显是个善良软弱的人,他想要补偿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感激她们的付出。

可是大臣们不愿意,尤其是追随李显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她们经历过武周时代,知道妇女干政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恶果。纷纷上书,敦促皇后严守本分,不要干预政事。

为了制衡神龙政变功臣,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李显似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开始信任自己的这位老表,信任武氏一派。在韦皇后的支持下,武三思设计将五位大臣相继贬杀。武氏势力重新抬头,武三思更是权倾一时。

除了重新获得权力,武三思还获得了女人的芳心。他先是与上官婉儿私通,接着又给老表李显戴了个绿帽。进宫的时候,武三思跟韦皇后玩双陆游戏,不知情的李显还在旁边帮他们数筹码。

由于太子李重俊不是韦皇后亲生的,所以一直都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武三思害怕以后太子掌权,非常忌恨李重俊。安乐公主想做皇太女,也不断向父亲建议废掉太子。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崇训更是经常当面羞辱李重俊,称其为奴才。

狗急了跳墙,何况是太子呢。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积愤已久的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接着准备杀死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结果准备不足,士兵倒戈,李重俊失败被杀。

情人武三思被杀后,韦皇后很快再找了个新的情人,宰相宗楚客。为了推动韦皇后掌权,宗楚客率文武百官上表,请求给韦皇后上尊号“顺天翊圣皇后”。按照这个计划走下去,韦皇后像武则天那样掌权,指日可待。

除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外,包括上官婉儿等人的家属,也都沛权倾一时,开始大肆收受贿赂。只要行贿,就可以被皇帝亲笔敕命授官。这种敕书是斜封着交给中书省的,所以这种通过行贿得到的官职,被称为“斜封官”。整个朝廷被这一帮女人搞得乌烟瘴气,朝野怨声载道。

由于深受李显和韦皇后的信任。上官婉儿的祖父当年的案子也得以平反,被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父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其母郑氏去世后追谥为节义夫人,婉儿为表哀悼,上表将自己的品级降为婕妤,不久之后恢复。

协助处理政务之余,上官婉儿劝说李显设置昭文馆学士,广招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作诗,上官婉儿除了自己写诗之外,还代替皇帝皇后和安乐公主写诗。词句优美,被时人称赞。

李显又令婉儿对其他人的诗作进行评定,被评为第一的,予以重赏。在上官婉儿的引领下,吟诗作赋,蔚然成风。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婉儿又酷爱藏书,被香薰过的藏书后来流落民间,没有虫蛀,仍然芳香扑鼻。

唐德宗年间进士吕温曾作《上官昭容书楼歌》:"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李显又派人在宫外为上官婉儿构筑豪宅,使得婉儿能经常与官员、文士往来。中书侍郎崔湜与婉儿私通,被授予宰相之职。即使任内过失颇多,仍能官复原职。

此时的朝廷内部,韦皇后一派与以太平公主、临淄王李隆基为首的反对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敏锐的上官婉儿转而依附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李显突然驾崩。婉儿与太平公主商议后,起草了一份遗诏。诏书中立李重茂为皇太子,相王李旦辅政,韦皇后摄政。试图以此来平衡各派势力,同时也为自己留条后路。

但是婉儿的努力失败了。宰相宗楚客等人更改了诏书。李重茂登基为帝,是为唐少帝,改元唐隆。宗楚客力劝韦太后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然后称帝。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密商后,在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发动唐隆之变,率禁军进入宫中,处死韦太后及其党羽。上官婉儿得知后,率领宫人迎接,并将所拟遗诏拿给李隆基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韦后一党。

但是李隆基认定上官婉儿依附韦后,命人将其斩杀。太平公主听到后非常哀伤,向李隆基道明真相,并派人吊祭上官婉儿。

后悔已迟的李隆基命人以昭容的名分厚葬了上官婉儿。开元初年,派人收集其诗作,编成文集。

开元名相张说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上写道:“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极大地肯定了上官婉儿的文才和政治才干,可谓是很中肯的评价了。

一千年以后,清朝诗人袁枚写诗这样赞美上官婉儿:

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

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