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冲压机传入我国,所以我国也开始向外国学习制造机制银币。
银锭是中国特有的流通货币,成色较高93%银以上,标注有足银,足纹。在流通中因称重,验成色,找零等很繁杂。不如国外银元整齐划一那么好结算,所以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广东省开铸银币(龙洋)投入使用,各省纷纷仿效,逐渐取代了银锭,银两的流通作用。
银元标准为银九铜一,即90%银,10%铜。
清朝所造的银元普遍价值高昂,因为在民国和解放后曾被大量熔炼。清朝各地总督如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权势较大,都自己开模造币,因此各种形式版别也五花八门。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看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督办的北洋局造银元。
北洋机器局造 光绪二十二年 壹圆银币,这个不是铁钩的,是借了北京某位藏家的图,小编根本买不起啊!
北洋造光绪二十二年版系列银圆打破了中国历代以两钱纪重的习惯,是我国第一套以圆计值的流通银币,开启了我国以圆为货币单位的先河。银币正面的周边环镌汉文“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间以三颗五角星,中环*,从“清”字下*旋读,汉文译为“大清国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内环“壹圆“或“五角“、“贰角““壹角“”二字;背面的周边镌英文间以两颗五角星,汉文译为“光绪二十二年北洋兵工厂”,币中央镌一个蟠龙。铸额不多且流用时间较长,因此,存世多见磨损严重,精美品相甚为少见,极为珍罕。
北洋机器局造光绪二十三年壹圆银币正面
光绪二十三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背面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洋银元局铸造了北洋23年银币,铸币总值117.655万元。这是北洋早期流通银元的最重要年份,其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都较高。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正面
光绪二十四年北洋机器局造壹圆背面
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农历戊戌年),中国历史上动荡的一年,光绪帝与康有为等发起的戊戌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慈禧太后再度垂帘训政,守旧派在与维新派的博弈中取得了胜利。
北洋24就是在这个颠簸的年份中铸造出来的,也是北洋系列中最后一个以圆角计值的年份,之后的北洋25一直到北洋34均采用计重的标识,这种开倒车的历史现象也恰恰印映了守旧派的胜利。
北洋局造光绪二十五年库平七钱二分(其实与壹圆等重)正面
光绪二十五年北洋局造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背面
北洋25年的龙在北洋银元的历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其龙形一改北洋23,24那种生猛的风格,变得庄严大气,这恰恰契合了当时中央造币厂风格,以后各年份的北洋龙系列,均是以北洋25龙形为基础进行不断的修模,故而北洋25龙形的出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光绪二十六年北洋局造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正面
光绪二十六年北洋局造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背面
北洋造26年的龙洋存世稀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那一年是光绪26年,而北洋龙也是在天津机器局铸造的,北洋机器局在该年的五月底被摧毁,而该年度产量无统计数字可查,而现在见到的每一枚26年北洋龙,皆为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激励我辈发愤图强。
北洋光绪二十九年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正面
北洋光绪二十九年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背面
袁世凯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半年多后,至1902年8月25日,才从联军“督统衙门”正式接管天津。袁果然不负朝廷重托,“锐心图治”,为整顿金融乱局,恢复经济,遂呈奏朝廷,准予设立专局,开铸铜元。命周学熙“总办银元局”。
周学熙此时虽名为银元局总办,但基本上是个“空头司令”,先前的铸币局已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化为了废墟,办公无官署,建厂无经费,铸币无机器,颇有点白手起家的味道。周学熙无可奈何中勉强就事,选定河北大悲院残址,聘募技师,招集工匠,于废墟中“搜求机器”,“精心构思,设法修配,昼夜兼营”,在“库款支绌,无可筹措”的情况下,只能由北洋支应局“借拔”银十三万五千余两,并向民间“息借商款”以为支持。经紧张筹办,仅70余日“房屋机器,一律告成”。待袁世凯归来,“诧其神速,推(周)为当代奇才”,更谓周“可以集事”,“嗣后以一切工业建设相委”。
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二十九年光绪元宝造于一九零三年,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满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端镌汉文“北洋造”,下端镌汉文币值“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端各镌一个圆点。银币背面中央镌蟠龙图,上环镌英文“光绪29年”,下镌英文“北洋”,左右两端,稍下侧各镌一个圆点。
北洋光绪33年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正面
北洋光绪33年库平七钱二分(与壹圆等重)背面
光绪三十三年,是中国货币史上元两之争最激烈的时期。当年五月慈禧太后命载沣为军机大臣,又任命载泽为度支部尚书。载泽是“元”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载泽为首的度支部,与张之洞、袁世凯等“两”派的支持者展开了剧烈的争论,元两之争从此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一年也是北洋银元局唯一七钱二分主币和一两样币均有铸造的年份。这种铸造情况何尝不是元两之争激烈的另一种体现呢!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度支部尚书载泽上奏,建议先行试铸七钱二分主币,因此北洋银元局得以铸造了北洋33七钱二分主币。
北洋光绪33年造库平一两样币正面,此币价值连城,小编也是借用别人的图片
北洋光绪33年库平一两样币背面
既然这是“两元”之争最激烈的一年,所以清政府也出来了这一款另类产品“库平一两”银币。因为袁世凯想拉拢度支部给予资金支持,所以1907年7月袁世凯发电给慈禧太后坚决拥护“两”,反对“元”,清政府举棋不定,因而铸造了这款另类产品。
北洋造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壹圆)正面
北洋造光绪34年库平七钱二分(壹圆)背面
北洋34年银币,是1908年发行的北洋政府银币,银币数量与其他版的存世量不成比例。铸造工厂为北洋造钢厂。年代为清朝光绪34年。这款银币是北洋局造最后一款龙洋。
民国成立后,拟重新整顿币制,然而以新模再制费时。在改定新模前,南京临时政府财政部呈文临时大总统,核请仍然依旧币式样照常生产。到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认为应先进行整理,改良划一,作为实施新币制及推行新国币之基础,因而财政部在民国三年(1914年)八月饬令南京、湖北、奉天、四川、广东及云南各地造币分厂,指示在国币新模未颁前,各厂改用北洋造钢模制造银元。钢模则向天津造币总厂领取。原本银元市价各地不同,黄河以北系以“北洋造”为标准,其他银元约高或约低若干;大江以南,则是以“江南省造”作准;两湖地区的标准自然是“湖北省造”银元;而两广及关外则以双毫小银角为标准。辛亥革命后,北洋造银元的影响力随军队势力进入江南及两湖范围,对各省银元在市价上的差额影响逐渐细微。因此北洋政府选择北洋造银元为筹备新国币模颁发前过渡阶段的标准银元,规定“嗣后一切官款及官营业出入,均以北洋银元为本位,其他南洋、湖北、广东等银元暂准一律搭用,不得贴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