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在肿瘤患者的防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倘若免疫力低下,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术后转移复发的几率,同时还会引发感染,导致患者死亡。

很多肿瘤患者都会担心复发转移,但却极少在意到感染其实也是一道凶险的“生死劫”,在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医院和肿瘤研究所对816例死亡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尸检后发现:感染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47%的患者死亡是因为感染。死亡原因的第二个才是器官衰竭,占比25%,比例约为感染的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肺癌而言,我国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肺癌发生病例约为78.1万,死亡病例约为62.6万,而肺部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68.18%的肺癌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肺部感染,即使得到成功治疗,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也有影响,同时也延长了住院时间,极大地增加了医疗费用。通过感染防治,或许每年能减少17万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感染?

1、术后抵抗力低下

癌症的病人因为癌细胞的耗损、加上大多患者都营养不良,抵抗力本来就比较弱,而手术会破坏皮肤和粘膜,使内部组织暴露于细菌中。手术切口是常见的感染部位。任何类型的大手术在术后数小时内抑制免疫系统,麻醉也可能起到抑制作用。免疫系统需要10天到数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化疗是癌症治疗中免疫系统被削弱的最常见原因。肿瘤细胞在不断增加和扩散的过程中,会和正常的骨髓细胞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而化疗药物会对人体产生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能力造成不同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是受化疗影响最大的细胞。白细胞计数达到最低的时候,就是受感染风险最高的时候。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每次化疗用药之后的7-12天内,而且可能会持续长达一周的时间。

此外还存在有血流的感染。癌症治疗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在病人身上放置各式各样的管子,比如留置针、PICC、输液管,特别是静脉内的管子,都将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有一些病人,血流感染是从静脉导管所引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癌症消耗

癌细胞可以进入生成血液细胞的骨髓中,这种情况下癌细胞与正常的骨髓细胞竞争生存空间和营养。如果太多的正常骨髓细胞被破坏或被挤出骨髓,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细胞不能够产生足够的白细胞对抗感染。

癌症也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肿瘤可以在皮肤或粘膜生长,破坏自然屏障,让细菌进入体内。肿瘤也可能通过压迫正常组织或压迫血液供应来减少正常组织的血供。肺部肿瘤可能阻塞正常的粘液引流,从而导致阻塞性肺炎和感染。被癌症侵犯和破坏的组织更容易感染。

所以很多癌症患者到了末期,即便没有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也很容易发生感染,因为癌组织范围很广,到处都可以变成细菌和病毒的温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老年肿瘤群体

对老年肺癌患者来说,肺部合并感染是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多脏器生理功能退化、防御机能衰减、一方面呼吸功能障碍,呼吸道粘膜清除能力降低,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食物及气道分泌物易误吸入肺。

另外,合并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增加老年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危险性和治疗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导致癌症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就在于自身免疫力的低下。如果能够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放化疗后的白细胞的下降,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发生感染。而中医的“扶正培本法”能够在这方面起到一定的疗效。

扶正培本,应贯穿于肿瘤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

一直以来,中医药被认为是对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只有现代医学方法医治无效时才会考虑尝试中医药,据统计有约40%的患者自始至终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中药,低估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

人体的免疫力就像一支军队,抵御外界的病毒、细菌。而在癌细胞的侵犯下,这一道重要的防御被逐渐击溃,因此提高免疫力,不能能够帮助患者抵抗病毒,还能防止术后并发症以及感染的发生。

但是免疫力并非越高越好,倘若免疫力太高,免疫反应过于强烈,破坏力也大,容易出现一些自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因此,增强免疫力,关键在于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感染的防治有很大的局限性,患者一旦发生感染,一般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应用抗生素消炎的同时,也难免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住院时间延长,感染机会相应增多。

而中医的“扶正培本”思想指导下的系列治法可以扶助人体正气,平衡阴阳,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止放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概率,同时在术前术后,还能加强抵御和祛除病邪的能力,防止感染的发生。

中医增强免疫力的大体思路是“三通”:即通过补益气血、养正固表来增大抗病能力;通过解毒祛浊、开窍畅中来协调免疫效果;通过益肾养阴、潜镇安神来避免过度亢奋所造成的自身损伤。

近些年来,随着对中药的深入研究发现,多味抗癌中药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如:人参、麦冬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和麦冬多糖,能增加肿瘤患者的抗肿瘤能力,对造血系统有保护作用。人参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的重要成分20(R)-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最为明显,并可提高免疫功能、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人参、麦冬具有广泛的免疫药理活性,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它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释放FNA-a、NO等炎症介质胺而达到减轻机体组织损伤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肿瘤治疗已从既往的“以病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向现在的“以人为核心,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转变。而中医治癌症是个辨证施治的过程,在配合西医治疗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对癌症病人全身性的调理,增强患者抵抗力,从而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加强预防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