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众成医械——医械行业投融资动态抢先看,旗下@械企查小程序覆盖行业最全企业/产品信息,一键触达企业投融资、产品注册上市...现已重磅上线,欢迎体验使用!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希望通过这一纪念日,呼吁各国重视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近年来,猝死事件频发引起全社会关注。根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5万,超6成猝死案例发生在医院之外,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为目前公认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院前急救设备。在学校、车站以及机场等人员流动高频公共场所,我国AED的配置数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多项政策,推动AED在公共场所的配置。
采购主体多样化
日前,北京、广州等多地发布《关于做好校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工作的通知》、《广州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修改建议稿)》等政策文件,要求规定学校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器材。上海地铁近期表示,将在原有21座车站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基础上,于今年底前扩展覆盖至全网络所有车站。
院前急救体系的搭建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从各大采购网今年以来发布的AED公开招标采购信息看,AED采购单位多为各地高校、急救中心以及红十字会等,采购单价均在2万元左右,采购数量依场景需求以及地域规模等因素各有不同,对于市县级红十字会采购来说,单次采购数量一般为50台左右,针对市级急救中心等公共场所配置的多在200台以上;而某些省级采购数可达到500台。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地方部门机构限制进口,要求采购国产AED产品。
院前急救体系除了需要职能部门的政策财政保障外,更有赖于供应和技术层面的支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AED产品完全依赖进口。
国产市占率不断上升
除颤仪根据电流脉冲方向可分为单向波和双向波两种,不过单向波除颤仪电流峰值比较大, 对人体心肌功能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由此逐渐被电流峰值较低或相对“恒定”的双向波除颤仪所替代,目前市面上的AED一般采用的是较为安全的双相波除颤技术。1996年飞利浦推出了第一台双相波除颤仪,不过在飞利浦推出首台双相波除颤仪的同时,迈瑞便开始研究双向波技术。直到2013年,迈瑞发布了我国首款双相波AED产品,填补了AED研究领域多项专利空白,改写了我国AED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
目前,迈瑞医疗的Bene Heart C系列AED采用新一代Q Shock技术,从开机到充电完成,除去贴电极片时间不超过8s,相比传统技术时间缩短超过50%,并且产品配备了360J成功率高的安全性大电能。
国产AED的问世迅速更迭了市场以往进口垄断局面。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国内AED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是卓尔医学,达到40%;飞利浦占比18%,排名第三,但两者合计占比达到58%。但迈瑞医疗2016年在国内AED市场以26%的占比排名第二,在全球除颤设备市场排名第五。最近,华创证券预测迈瑞医疗AED市占率将在五年内达40%以上。
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明显
除了市场份额外,从市场价格看,首台国产AED的出现也使得市场上每台AED的价格从4万~5万元降至2万元左右。
在业内看来,迈瑞AED“首台套”产品的诞生可以说是我国AED产业格局改变的里程碑,而往后几年鱼跃巨资收购欧洲最大的AED企业动作更是在业内引发不小的轰动。
2017年鱼跃医疗以1170万欧元收购德国曼吉世Metrax GmbH公司所有股权,并引入AED品牌普美康PRIMEDICTM。鱼跃医疗通过“财大气粗”的并购方式使得企业一夜之间“鱼跃”为国内AED企业龙头之一,并且企业也不惜财力去进一步扩张国内市场。据悉,近年来鱼跃投入巨额成本普及推广急救知识,联合专业急救组织进行AED+CPR培训,所培训过的企事业单位后来也就自然选择配置其产品AED。
目前,国内AED企业除了迈瑞、鱼跃外,还包括久心、上海光电以及麦邦仪器等。在产品布局上,目前依然还是龙头企业为主。械企查小程序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体外除颤设备有效产品共45款。其中,进口33款,主要为飞利浦、卓尔、曼吉世以及日本光电等;国产产品共12款,其中迈瑞产品获批数最多,占得三成左右。
小结
总的来说,国内AED企业在市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无论是迈瑞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打造出不可比拟的产品优势,还是鱼跃通过外延并购扩张直接打入消费市场,两家企业都具有十足的资本底气,以各自的发展特色来赢得市场份额。
成熟的院前急救体系不仅仅需要政策支持和急救配置,更需要教学操作普及以及产品售后维护等配套体系,而这也是目前最大的痛点。
转载请注明:众成医械
更多医械行业前沿资讯&行业大数据干货,欢迎关注网易号@众成医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