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曾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每每提起“敦煌”二字,于国人而言总是感慨万千,既为我们的先人能够创造出如此卓绝的艺术瑰宝而骄傲、震撼,也为大量珍宝因被盗卖而流失感到痛心疾首,同时还为“因祸得福”地让这些珍贵文物躲过战乱和灾难而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而感到一丝庆幸与欣慰。
“敦煌”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为:“敦,大也;煌盛大辉煌之意。”不得不说,这样的释法确实恰如其分,那些体现着当时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艺术瑰宝,实在是美得让人叹为观止,那种美是大气磅礴中不乏精巧构思,沧桑历尽后犹见岁月轮回,千年风霜都没有让敦煌褪去它的颜色,曲折的历史只会让它愈发辉煌。
这样的大美敦煌不仅见证了历史、民族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也是壁画、雕塑等美术艺术的高水准体现,无怪乎国画大师张大千会做出这样的评价:“敦煌壁画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来我们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重新发现之后,敦煌学逐渐兴起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些年来,关于敦煌的书籍、影视作品也屡见不鲜,那些伫立在黄沙之中的石窟、那些演绎了千年之前故事的壁画,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神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听到、看到敦煌,去了解那浩繁的典籍文献、流光溢彩的石窟艺术当中,究竟讲述了怎样的历史,敦煌虽远在天边却又像近在眼前一般。
尽管如此,影像图书《世纪敦煌》的问世依旧让我深受震撼——你或许见过真正的敦煌,但你一定没有见过这样的敦煌!
《世纪敦煌》的著书角度非常的精妙,它没有用很大的篇幅去重述历史,没有罗列那些我们看过很多遍的莫高窟照片,也没有讲述那些感人的“守窟人”故事,而是别出心裁地以“重摄”的方式带我们穿越敦煌百年,他臻于极致完美地以相同的角度和取景,重现120年前的旧照以新貌,黑白与彩色对比下的视角冲击带来强烈的震撼,掉落的每一块岩石、缺少的每一个部件,似乎都在诉说那漫长岁月中莫高窟所经历的各种雨雪风霜,也为那些跨越千年时光的文物拂去满身的风尘仆仆,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脉动。
作者孙志军是敦煌研究院网络中心主任,也是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委员会理事,他从1984年起一直致力于敦煌石窟摄影工作和数字敦煌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于这每一窟中的每一样瑰宝,孙志军都如数家珍。敦煌莫石窟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普及,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和坚守的敦煌人,从“愿为敦煌然此生,来世还做敦煌人”的常书鸿,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再到这位用影像带我们穿越莫高窟百年时光的孙志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将敦煌最美的部分说与世人听。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历史之悠久,都堪称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学家姜亮夫先生曾指出:“敦煌学之内涵,当以千佛岩、榆林诸石窟之造型艺术与千佛洞所出诸隋唐以来写本、文书为主,而复及古长城残垣、烽燧遗迹、所出简牍,及高昌一带之文物为之辅。”
在《世纪敦煌》一书中,孙志军以年代为分隔线,分别介绍了来自早期石窟——十六国、北朝,盛期石窟——隋至盛唐,中期石窟——中唐至五代、宋,以及末期石窟——西夏至元的壁画和石像,让人们对于敦煌的认识从单纯的感性形象层面与历史和时代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感悟敦煌最独特的吸引力以及它美的价值所在,书中的每一个石窟,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被精心地配上了文字说明,我们从黑白影像中的沧桑步入流光溢彩的震撼,仿佛也一同走过了那伴随着痛苦与欢乐的百年历史。
垂目而笑的佛陀庄严而俊美,身姿曼妙的美人正飞天婆娑起舞,琵琶、胡琴、十二音雷公鼓正在奏响,石壁上的它们在这一瞬仿佛活了起来,第285窟的窟顶重拾绚烂色彩,斗四莲花、三角垂幔、饕餮衔珠,坐禅之僧已然入定;第302窟中心柱上,一佛二菩萨正含笑俯视众生;第1窟中来自晚唐时期的南方天王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每一朝每一代皆有其不同的特色,而《世纪敦煌》中对敦煌文物的“重摄”仿佛打开了时光之门,引领我们走入历史轮回之中,美轮美奂、目不暇接,这种令人震撼的感觉或许恰如作者在书中所写:“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幸存的、逝去的、被破坏的遗迹,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脉搏的跳动,甚至听到它的呼吸。”
敦煌石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但几千年的风霜使得这些瑰宝愈加脆,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所引起的洞内的温度、温度等环境指标的波动,再加上在常年风沙的侵蚀,都严重影响着泥土、木头、麦草等脆弱材料制成的彩塑和壁画。
为了更好得保护他们,也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敦煌中的绚烂奇景,“数字敦煌”应运而生,从2008年莫高窟文物影像拍摄和数据库建设全面启动,到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敦煌文物走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视线当中,而《世纪敦煌》中孙志军的“重摄”方式,无疑为“数字敦煌”又谱写了绚烂的一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