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晚清重臣李鸿章用这句诗来形容自己再合适不过了,他对晚清的贡献可是不容小窥的。能养出这般优秀儿子的母亲肯定是福慧双修,是个精明能干的人。1882年时有个奇景,一个灵柩从汉口运回合肥,每每经过一地,便有当地的官员在河岸等候、跪拜。

究竟是谁能获此殊荣?那便是李鸿章以及李翰章的母亲——李氏。李氏一生有六个儿子,都是非富即贵,个个拔尖优秀,远近闻名。由此看来这个母亲不简单,那她有这样的殊荣旁人自然无话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脚农妇”初入李家

说到李家,虽然出了很多非富即贵的后辈,但是在李鸿章这一代兴起之前,李家也就算是个并不富裕。据李鸿章回忆所言,他们一大家子人早些时候生活在合肥农村,以务农为生。其祖父李殿华曾四处借债让家里人念书,渴望出一个文化人能够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为此欠下很多债务但无力偿还。后来,李鸿章的父亲考取了进士,家里的这种情况才结束。

作为家里身体最虚弱的一个,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读书比较晚,虽然家里很困难,但是李殿华仍然坚持让家里的孩子有读书的机会,这才使得李文安即使年龄大仍然有学上。而李文安的妻子也就是李鸿章的母亲,其实是李殿华的收养的义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殿华虽然平日里以务农为生,但是也学得了些许的医术,并且经常帮乡亲邻里治病,在近处颇有些名声。在一次天花暴乱的时候,李殿华外出,发现得了天花被抛弃的李氏,遂动了恻隐之心把她带回了家。在古代医术极其欠缺的时候,天花算是特别恐怖的传染病了,但李殿华却能把患病的流浪儿带回家帮她治病,可见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后来,在李家人的帮助下,李氏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是脸上却留下了很多麻点。为了报答李家人的救命之恩,李氏决定留在李家报答他们。所以,她做了李殿华的义女,平时在家里帮衬着做家务。为了干活方便利落,李氏没有裹脚,活脱脱称得上是一位“大脚农妇”。在当时封建社会不裹脚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就好比是没有贞洁一样,但是李氏却毫不在意。这难免也会让街坊邻里传出闲话,大家都以为李氏会在李家干一辈子家务是嫁不出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嫁入李家,旺夫家发展

这场流言止于李文安娶李氏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李文安会对李氏日久生情。可能是因为自身身体原因,只愿娶一个勤劳贤惠的女子,也可能是在一起生活时间久了,渐生情愫。等二人的感情被李殿华发现之后,他便助力促成了二人的婚事,李氏也终于是名正言顺的李家人了。

嫁入李家之后,便尽心尽力为李家操持各种家事。因为身体虚弱的李文安在读书,李氏便一人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为丈夫洗衣做饭,并且还干各种农活,是好媳妇的典范。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能干的女人,要不是有李氏这么能干的媳妇,李文安恐怕也没有后面的功绩。

自从李氏嫁入李家之后,李家便有了特别大的发展。李文安顺利考中了进士,便带着一家人去了京城,终于摆脱了世代为农的家族命运,而走向了名门望族。所以,街坊邻里都说,李氏有着“旺夫相”,是她给李家带来了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妻而贤惠持家,为母而教子有方

李氏总共是李文安生了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仅做到了传宗接代,更是壮大了李家。在有了孩子之后,家里更是忙的不可开交,都是李氏一心一意操劳,但却从未有丝毫怨言。并且在进京后,不仅要照顾丈夫,还要照顾孩子,为孩子的教育费神,李氏仍是本本分分做好没有一丝怨言。

或许是上天看到了李氏的努力和诚恳,她的几个孩子在日后都有较好的发展。六个儿子有两个总督,四个一品大夫,两个女儿也都嫁入了名门望族做了夫人,把李家正式带入了世家大族的行列。古今中外,能如李氏般把孩子都培养成如此人才,几乎寥寥无几,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氏最优秀的儿子便是李鸿章了,被日本首相评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可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与曾国潘、张之洞和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其次是任湖北总督的大儿子。李鸿章是个非常看重颜面的人。据说,有一次李氏外出上轿,不小心把一只脚露在了外面,李鸿章看见怕大家议论便想用马车上的帘子遮住母亲的脚,但是这却深深伤了李氏的心。

她当即把帘子踢开,跟李鸿章说:“如果不是我这双大脚,谁供你们读书做官?你父亲都不嫌弃,你倒嫌弃了!”这把李鸿章吓得不轻,连忙下跪给母亲道歉。由此可见,李氏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她新奇的思想。

李氏之所以能教育出这么多优秀的孩子,这也得益于她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教育方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警戒自身,修心养德”这是她常对孩子们说的话,正是常常被这种自律自诫的思想熏陶,才能培养出诸多国家栋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2年,李鸿章还没来得及赶回湖北家中,李氏便辞世了,享年83岁,比她丈夫多活了整整28年。当时光绪下了一道意旨,称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翰章的母亲李氏,教子有方,朝廷应当优待大臣,如此便有了后来灵柩运回安徽老家百官朝拜的盛景。在李鸿章及其长兄过世后,朝廷更是将她追封为一品夫人、晋封为一品伯夫人,可见朝廷对这位培养了诸多国家人才的母亲有多么重视以及怀念。

李氏的一生也算是跌宕起伏,但幸亏他遇到了李殿华并在之后顺利嫁入李家,不仅得到了重生的机会也得到了珍贵的爱情。但是,也正是李氏的贤惠持家、教子有方,为李家的发展起到了助力作用。所以,家庭关系很重要,不知道大家get到了这个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