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往往有固定的周期,出现“打打停停”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与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特性有关。但不同人对化疗的副作用反应程度不同,有些患者一化疗就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更为严重的是发生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等降低,导致化疗被迫终止,进而导致抗癌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减少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甚至预防其发生是决定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的大力研究,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是当前癌症治疗的最佳策略,化疗的同时联合中医药,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同时对于延缓化疗耐药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文献也指出,中医药的提升免疫力,增强体质,缓解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正是中医的独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1例中医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案例。

李阿姨,62岁,化疗出现胃胀、恶心、乏力!

李阿姨,2020年11月因腰腹部隐痛、钝痛前往医院治疗,行盆腔CT示:双侧卵巢肿大。肿瘤标志物检查示:CA125:660u/ml。20年11月27日行双侧卵巢癌细胞减灭术,术后病检示:多发性腺癌结节,大者直径4cm,小者0.2cm。12月1日开始进行第1周期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加卡铂。

然而,化疗的第3天,李阿姨就出现明显的恶心,随后的几天副反应越来越严重,恶心欲吐,吐之不出,不欲饮水,并伴有胃脘部胀满不适,全身乏力,食欲差。经止吐对症治疗后效果不佳,转而寻求中医的帮助。

来诊时观其舌可见舌红苔白腻,辨证为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治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从而减轻当前化疗所出现的身体不适,同时预防后期化疗可能出现的其他毒副反应。

拟方:太子参,姜半夏,白芍,莱菔子等十几味药。14 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空腹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28日二诊时,服药后李阿姨胃脘部不适、恶心呕吐较前减轻,食欲仍然差,大便干,2-3日一次。12月22日行第2周期化疗,方案同前。12月23日复查血常规示:WBC(白细胞):3x10^9/L;RBC(红细胞):3x10^12/L; Hb(血红蛋白):90g/L,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降低,肿瘤标志物检查示:CA199:34.8 u/ml;CA125:136 u/ml。

以上方为基础方加减,加通便中药同时还重用补肾活血中药,来缓解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再服用14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空腹温服。

2021年1月16日,患者行第3周期化疗后,除了出现轻微胃胀外,并无其余不适。调整药方,加入三棱、莪术、蛇六谷等抗癌中药,从而达到扶助人体正气,杀灭癌细胞的作用。目前仍进行化疗中,据李阿姨所述并无出现明显的化疗副作用,血常规检查各数值趋于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案例中的李阿姨所出现的食欲差、恶心、乏力、骨髓抑制等症状其实都是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化疗是一种往人体内注射对细胞有毒性的药物的治疗手段,甚至可将化疗药理解为就是一类“毒药”,用来毒杀癌细胞的,但这种“毒药”是敌我不分的,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的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故而化疗的副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些副作用是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治疗避免或减轻的,中医重在调节体内环境,恢复脏腑功能,有助于“修复”化疗药物所带来的“伤害”。此前一项发表在《肿瘤药学》的临床研究也表明,中医药联合NP方案治疗,能提高软组织转移乳腺癌与肺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并可减轻化疗所致毒副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认为化疗药为攻邪药,耗伤气血,损伤脾胃,故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呕,以保护脾胃免受其损害,但在临床中只顾护脾胃是不够的,还要兼顾骨髓抑制不良因素,肾主骨而生髓,故要加用补肾中药。因每个患者的体质、所患癌种不同,所用化疗药类型及剂量也不同,因此在使用化疗的同时联合中医治疗,一定要制定针对性的中医+化疗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