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一个人的志向何在;倘若父亲去世了,那就要看这个人如何做事;父亲去世三年,依然遵从父亲的言行教诲,这样的人便可称得上孝了。

孔子

因为父亲在世的时候,为人子女的要“以父为纲”,要遵从父亲的言行教诲,不可以自行其是,因此从一个人的言行不一定能了解他,得去了解他内心的志向。倘若父亲去世了,那么子女便少了一份管束,可以按自己内心来行动做事,因此倘若父亲不在了,那么了解一个人,就可以看他是为人处世的言行是怎样的。

如果一个人在父亲去世三年之内,仍然不去自行其是,按父亲曾经的教诲去行动,那么这样的人,足以担得上“孝”的名号。

此章其实受到过蛮多批评,因为言辞间似乎在表达一种“愚孝”的意思:即便父亲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做子女的也不能违背,否则就是不孝。

虽然老话说“百善孝为先”,但倘若我们暂且将“孝”从“百善”中稍稍分离开来看,也许可以给“愚孝”的批评找一个台阶:

即便父亲的德行、所作所为有问题,且做子女的心知这一点,但依然按父亲的意向行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孝”不是善道,但应该也有称其为“孝”的空间。倘若将“父子”的这一对关系从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这种从仅在父子之间发生而不会影响或损害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仅将“孝”视为局限在独立的父子关系中“以父为纲”的概念,应该是更能接受些的。

《四书章句集注》中,游氏的注解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三年无改”,岂不是说三年之后便可以改了?换言之,父道本是当改,但因孝心,三年未改。个中之意,是以一种“孝”的具体形式来呈现“孝”的概念。

当然,前文也直言此句中“愚孝”的含义只有在“剥离”“局限”的情况下才能找到台阶,因而作为身处社会关系中的人,倘若父亲品行不端,“无改父道”必然会对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产生不良影响,也包括可能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尤其在我们主张“独立”“个性”的当代,知道父亲言行有问题时,身为子女的反而应当大胆指出,帮其纠正。

由此难免会衍生出一个问题:子女有没有足够的经验、认知来告诉父母不当之处?这其实还是对个人的德行修养提出了要求,只有子女自身的德行修养足够良善且自知的时候,才能确实地指出父母的不当具体在何处,该如何改正。

同样,为人父母,难道不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身足以作为子女的表率吗?何必等到自己被子女教育的时候才知道自身的不当呢?如果没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成表率的意识,恐怕被子女教育的时候,也不好意思认错甚至明白不了自身错在何处吧?何必让子女陷入想要“孝”,但“孝而不义”的尴尬境地呢?

至此我们还可以将此章置于整个的儒家思想体系中来考虑:倘若父母子女都有足够的道德自觉,能尽全力追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目标,那么,“父道”会不会成为可以三年不改,甚至终生不改的德行标杆呢?那时候,又何必将“孝”从百善中分离出来讨论?

当然,儒家思想逃不开时代的局限性。在如今,“道德”这一概念也会有新的内涵,更革新、更开放、更包容等等,理应随时代进步而进步。如果我们能够为此种进步找到良好的立足点,想来不是坏事。而这一立足点,似乎的的确确是可以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的,毕竟有些东西总是能经得起历史的洗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