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73年,武田信玄死于“上洛”途中,甲斐武田氏于1582年覆灭。公元1578年,上杉谦信因脑溢血辞世,后,越后上杉氏被归入江户幕府的幕藩体系中,名门陷于沉寂。公元1582年,百战之后扫平天下的、号称“第六天魔王”的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切腹而亡,其孙织田秀信于1600年关原大战后被流放,叱咤风云的织田宗家断绝。公元1598年,实际统治日本的霸者丰臣秀吉在留下“如露凋落,如露消逝,我之残躯,前尘往事,如梦似幻”之句后,怅然病亡,其族在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中战败而终归陨落……命硬也好,谋高也罢,诸多英雄尽没后,曾在“三方原合战”中被武田信玄打的大便失禁的德川家康最终坐稳了天下,建立了德川幕府(江户幕府),日本战国时代完结。

《日本战国史》在我这里,有读《三国》般的味道,逐字逐句的、扼腕而叹的读。在我们这个泛娱乐的时代,宏大叙事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但读完掩卷的我还是有“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感慨。可以肯定,一篇小小的文章无法承载那风起云涌的日本战国,所以在这里我只准备讲讲日本战国时期的佛教、僧人以及教众,讲讲曾经成为日本战国一霸的日本净土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现代日本社会有点了解的人,可能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日本的很多僧人公开吃肉娶妻生子,而且寺院也是私产化的,在家族内代代继承。造成这一有趣现象的原因,既因为日本法律赋予了僧人这种权力,也源于日本佛教的发展。

说起佛教在古日本的发展,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深入人心的,象早期的“南都六宗”,一般认为只影响了朝廷和贵族,民众并不怎么接受。佛教向平民百姓的渗透要等到“唐密”传入日本,与天台宗结合成“台密”以后,而完美的溶合则是禅宗与武士文化结合,净土信仰深入民间后的事。

佛教净土信仰应该是佛教文化受到了犹太教、基督教的救世主思想的影响后,生发出的一枝,它是一种认为人生而背负罪孽,要解脱就必须坚持念佛,以期临死时被阿弥陀佛迎接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法门。这一信仰形式传入日本后,意外地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净秽”观念一拍即合,加之修行门槛低、难度小等优点,又适逢日本乱世,于是便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泛滥中第一位吊爆了的大师则是亲鸾大师,是他开创了净土新宗派――净土真宗,是他带头实践了吃肉娶老婆(还娶了好几个),是他生了一堆子女来继承自己,是他、是他,就是他,踩着风火轮的小哪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鸾大师之所以这个牛,是因为他革新了净土理论。他认为普通人是不可能通过行善,完成善恶相抵这一自我救赎目标的——因为我们身处于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行善甚难,造恶甚易,所以修行者就应该紧紧地围绕在阿弥陀佛的“绝对他力”的帮助的周围,而“善”的外在形式——戒律变的并不重要,本愿的“善念”就已经足够了,于是佛教徒们可以“不惧造恶”自行方便。于是亲鸾大师就带头抽烟喝酒打麻将起来。

亲鸾大师的理论虽吊,但想成大事还是远远不够的,好在亲鸾大师脑力、体能双满分,造出了一堆儿女,革命的道路上多的是后来人。这些个后来人不仅丰富了净土真宗的理论,还完善了教众的组织结构,其中的莲如上人更是修建了吉崎御坊、山科本愿寺、石山本愿寺(大阪城的前身)等一系列教派势力据点,形成了一个遍布全日本的大教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成大教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日本传统文化与大教团的结合。在那时的日本,僧人并不是专心修佛、不理世俗的。那些个战国大名,动不动就把头一剃出了家,但这一点也不耽误他们果断还俗操刀砍人,比如自认为是佛教守护神――毘沙门天(即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转世的上杉谦信,不但杀人如麻,并且杀起同是佛教徒的净土真宗教徒起来也从不手软。有这样的好领导做榜样,僧人、佛教信众们哪会是省油的灯?于是那些著名的寺院哪个都养个万、八千的僧兵,一不高兴就拥出山门杀人放火。在此种文化背景下,净土真宗教团蕴藏着的力量就令所有人都侧目了,净土真宗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日本战国的混战中。

净土真宗参加战国混战的形式是“一向一揆”。这个“一向”是指净土真宗的别名“一向宗”(莲如上人很不认可这一别名,这涉及到日本净土宗内部教派的斗争,有兴趣者可自己去找资料),而“一揆”,简单的说开始是指一种以契约为维系纽带的有暴力倾向的非血缘团体,后来则直接意指爆动。“一向一揆”的意思就是指净土真宗信徒的爆动。因为支撑一向一揆的动力既有信仰的狂热,又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渴望,所以一向一揆所暴发出的力量是日本战国时代最恐怖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屠龙在手,天下我有”。净土真宗的教主们手握这么强大的力量,想让他只抽烟喝酒打麻将是绝对不可能的。公元1473年,净土真宗将手插进了加贺国内乱中,一通张飞杀岳飞、杀的满天飞后,净土真宗统治了加贺国,教主摇身一变成了妥妥的战国大名。此后,净土真宗还插手了1532年的畿内之乱、发动了1563年的三河国一向一揆……

走多了夜路,总会踩到屎的。一向一揆的本质是“人民战争”,既防不胜防又对社会破坏性极大,加上净土真宗又偏爱到处乱伸手,这些都引起了很多战国大名的深恶痛绝。公元1570年,净土真宗加入了反织田信长的阵营,惹毛了这个“佛敌”、“第六天魔王”,1571年,织田信长出兵五万,剑指长岛一向一揆,结果没打赢不说还损失惨重。1573年,织田信长卷土重来,还是没赢,手下大将林通政战死沙场。1574年,织田信长倾其所有力量与一向一揆一决雌雄,并下达命令“拒绝任何投降”。摊开来说,一向一揆毕竟是乌合之众,正面死磕确实不是职业军队的对手。于是长岛城下翻作一片修罗场,中江城和屋长岛城的大火中,上万信徒被活活烧死。当然织田信长也没占什么便宜,他的庶兄织田信广等将领被疯狂的教众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布武”的织田信长算是彻底跟净土真宗耗上了。一句话,搞不定一向一揆,谁也甭想一统天下!在打平长岛一向一揆后,1575年,织田信长又打平了越前一向一揆,占领了净土真宗控制国――越前国,并且这次还是不接受任何战俘。织田信长要的就是从肉体上的彻底消灭。

1576年,织田军开始进攻净土真宗的大本营——石山本愿寺。木津川上,织田水军被杀的全军覆没。后几年,织田军磕磕绊绊终于于1580年以铁甲船封死了濑户内海,切断了石山本愿寺的后勤补给线,这才使净土真宗祖庭逐渐失去了抵抗力。即便如此,织田军也还是不能取得完胜。力战不能的情况下,织田信长只好搬出天皇,由天皇作为中间人来调停此事。净土真宗教主显如上人这才投降,并同意迁往纪伊鹭森。显如上人的投降和迁居对于净土真宗而言,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他的投降,导致了净土真宗分裂成“强硬派”和“稳健派”这两大相对派别,净土真宗走向了内耗和没落,而作为战国大名的本愿寺家也逐渐告别了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丰臣秀吉时代,净土真宗在天下霸主面前已毫无尊严可言,丰臣秀吉不高兴了,可以随便就把净土真宗教主招去,骂他个狗血淋头。而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更是严密控制佛教的力量,严令僧人必须吃斋念佛清心寡欲。自此,僧人们与抽烟喝酒打麻将的美好生活挥手告别。情况要等到明治维新后才得以重现,但叱咤风云的僧兵兵团却再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