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文臣武将,各显其能,那是一个战火弥漫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年代。

如果要在这个年代找出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一定是榜上有名,但如果说要罗列出几个三国末期的能人,想必不少人会两眼一黑,想不出几个人来。

这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看《三国演义》也好,《三国志》也罢,都是看了前半部分之后,便再也提不起看后半部分的欲望了。

说到诸葛亮,这人的身上倒有很多话题,围绕着该如何评价诸葛亮,还出现了两极分化,产生了亮粉和亮黑。

至于说,该粉还是该黑,这并没有固定的答案,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来看,诸葛亮不是神,只是人,是个有欲望的人,至于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算了吧……

不过诸葛亮的家族中确实出了不少能人,比如说为东吴效力的诸葛瑾,再比如说为曹魏效力的诸葛诞,他们都在所属的阵营中发挥了独有的光和热。

至于说为何他们不进去同一个阵营效力,我只想说,

聪明人都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他们想的是分别效忠不同的阵营,无论最后哪方能取得天下,都能保证家族长盛不衰。

只可惜他们没有想到三国乱世会是一场拉锯战,兴旺家族的重任自然只能落在他们的下一辈,好在他们的儿子还都挺聪明。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少有才名,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聪明伶俐。

抛开诸葛瞻暂且不讲,诸葛瑾面对诸葛恪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甚至发出叹息,断言:

诸葛恪这孩子的聪明,最终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诸葛瑾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他的话,最终有无应验,我们一起来看。

建安五年,诸葛瑾为躲避中原战乱,便南下的江东,受到了孙权的赏识,自然也成为了东吴的重臣,在吕蒙病逝之后,诸葛瑾出任南郡太守,孙权称帝后,又被封为大将军,权倾一世。

有这样的一个爹,作为儿子的诸葛恪,自然拥有第一手资源的优质成长包。

或许由于小时候的伙食不错,诸葛恪虽然没有长到身长八尺,也长到了七尺六寸,这样的身高和家世,在当时也是典型的黄金男。

诸葛恪不仅外表长得好,脑袋瓜也十分聪颖

,虽然体重有些肥胖,但这丝毫不影响他靠着老爹的营养里谋个好差事。

在他成年后,便当上了骑都尉,可谓是意气风发。

有那么一次,孙权看着这个后辈,便想着考考他,于是张口就问:

你爹诸葛瑾和你叔诸葛亮相比,谁更优秀?

诸葛恪倒也不犹豫,直接说:

这还用说,当然是我爹更优秀。

因为我爹知道应该服侍谁,但是我叔却不知道,当然我父亲更加优秀了。

还有那么一次,蜀国的使者来访,孙权趁机说,回去告诉你们家丞相,他的侄子诸葛恪很喜欢马,让他送来一匹好马来。

诸葛恪听闻之后,立即去向孙权道谢,孙权就奇怪,问他,这马还没有要回来,你道谢是不是太早了些?

诸葛恪却说:

蜀国就好比主公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您的旨意,这好马一定能送到,我怎么能不感谢呢?

还别说,这些层出不穷的马屁当真是拍到了孙权的心窝子里。

在孙权的大力提拔下,诸葛恪的仕途自然也是顺风顺水,但是他一直不满足于只做个文官,千方百计想当个将军,所以他多次向孙权表示希望自己领兵。

当时丹阳山上的山越人一直不服从东吴的管辖,仗着山势险峻,民风彪悍,一时间,东吴也没法把他怎么样。

诸葛恪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让他出马,别说丹阳山,连丹顶鹤都能给整下来,于是就以此为由,继续向孙权发出带兵的请求。

当时诸葛瑾还是东吴的大将军,在他看来,打丹阳山其实没有必要,一来劳民伤财,二来即便拿下也是鸡肋,所以便劝说孙权不去打这地方。

孙权倒也很有意思,因为他这次没有听诸葛瑾的,反而真提拔诸葛恪为将军,给了他骑兵三百人,让他去当丹阳太守去了。

诸葛瑾见到孙权如此,看着儿子意气风发远去的背影,不禁叹息道:

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意思是

诸葛恪大兴不了我们家族,将来还会为家族带来灾祸。

如果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评价,想必诸葛恪能气得骂爹,只不过此时的他正不可一世,大张旗鼓去了丹阳,根本听不到父亲的叹息。

到了丹阳之后,诸葛恪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并没有强攻山越人,采取了武力围困和招抚的方针政策,等到新谷下来的时候,他却命令士兵去田地里抢收。

这样一来,山越人就很忧伤,因为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内心依然慌慌,时间一转过了三年,山越人新谷收不到,旧谷又吃完了,不得已便投降了诸葛恪。

随着山越人的投降,孙权对诸葛恪自然又高看了一等,还将他封为了都乡侯,等到孙权快要去世的时候,太子孙亮年纪还小,他虽然并不满意诸葛恪的刚愎自用,但最终还是把太子托付给了他。

孙亮当了皇帝之后,诸葛恪成为了军政一把抓的权臣,但他还是觉得打仗有意思,于是便对外连年发动战争,甚至不顾众人反对,发兵20万攻打魏国,结果一败涂地。

这次失败让诸葛恪十分忧郁,朝中反对他的声音也开始多了起来,诸葛恪非但没有醒悟,反而更加暴躁,把反对自己的官员几乎都给罢免了。

诸葛恪此举无疑也令孙亮十分忌惮,想要除掉他的心理自然日渐浓郁,最后在孙亮的授意下,孙峻摆下了鸿门宴,结果诸葛恪身首异处。

听说诸葛恪被杀,他的儿子们自知大事不妙,便望风而逃,结果没能跑掉,尽皆被杀,孙亮觉得还不够过瘾,将诸葛恪的三族尽皆屠戮,连他的外甥们都没有放过。

一切皆如他的父亲诸葛瑾判断的那样,诸葛恪果真给他们家族带来了灾难。

其实,诸葛恪的才能并不太高,德行更令人担忧,他能身居高位,是沾了父亲的光和靠溜须拍马,

刚愎自用的他,自然不是能臣,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