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我们来讲,越来越像一种他乡的美食,获奖作家的标准是:容易接受他们家乡“味道”的人。
“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苦!”这是各国获奖作品的呐喊,也是评委的评判标准。
诺贝尔文学奖的现实性,获奖者要在作品里鲜明正确地表达各地之苦。
苦可以让现实更加震撼;苦可以促使人们反思;苦还可以让你有感同身受的心痛感觉。
回顾国内被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人,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选择过“土味”作家沈从文,因为突然离世,沈从文错失了这次的机会。
沈从文是一个追求美与爱的人,从他的小说和自传来看,无不透露着底层人民的内心之苦,他们有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无奈,对待爱情的自卑,痛恨战争的痛苦。
2011年“土味”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饥饿和死亡是莫言叙写的两大主题。百年来最大的苦难和错误在他笔下昭然若揭。
贾平凹是一个高产作家,作品也备受争议。他的作品核心继承明清白话小说的特色,描写社会生产大发展时期的不同阶级思想,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娱乐心态,及时行乐的消极世界观;穷人爱面子,不敢爱不敢恨的怨念,以及对贫富差距的不满。
贾平凹的作品明显是仅限于某一地域、时代的现象。而且苦味太淡,并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口味。
我们的社会发展进步神速,也许未来诺贝尔文学奖所挑选的作品,越来越苦,甚至不想让我们尝到“甜”。
所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越来越近,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多数人都在看赔率,抱着娱乐心态看待它了。
当西方人在端着冷拼和芥末让我们品尝的时候,大多人会发出感慨:“西餐太冷,酱汁太腻,看得还行,吃不惯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