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小商品城”(又称Chinagoods),和“义乌购”平台的诉讼官司可谓人尽皆知,有人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也有网友表示义乌市场上还有另一电商平台“义采宝”,也同属于义乌上市公司小商品城旗下,所以说义乌市场相当于处在一个三足鼎立的焦灼局面。

那么究竟这三大电商平台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异同之处呢?是否真的涉嫌所谓的同业恶性竞争呢?未来义乌的消费市场又该何去何从呢?

1、 股份占比不同

义乌购是由义乌购公司旗下的电商平台,上市公司小商品城控股51%。2014年9月30日,小商品城发布公告,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现金和实物认缴出资。在2014年10月20日,义乌购公司正式登记成立。

Chinagoods是上市公司小商品城100%控股的电商平台,2020年3月14日,小商品城发布公告,设立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有限公司,打造全场景数字化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在2020年10月21日,Chinagoods正式上线。

义采宝是微蚁科技旗下的电商平台,上市公司小商品城控股49%。2016年,小商品城发布公告,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现金和实物认缴出资。2016年11月9日,杭州微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经营模式存在差异化

义乌购平台在商品展示、撮合交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且侧重pc端的用户体验,其中全景购物模式是该平台一大亮点。根据其百科介绍,买家可通过点击商铺全景中的商品发起在线购买的全景购物功能,线上模拟还原了线下实体商铺的购物体验,对经营户来说,借用这种360°全景购物技术,方便了网上商铺日常管理,而对于采购商而言,足不出户,轻松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一站式采购。

Chinagoods平台在供需双方的对接流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更侧重于履约+服务环节。该平台集线上展示交易、智慧仓储物流、便利化通关、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信用数据采集应用、金融赋能等功能于一体,努力在每个对接环节中实现市场资源的精准配置。

义采宝平台是一款针对义乌市场特色的移动服务saas平台,且侧重手机端的用户体验。通过构建全链路的贸易生态闭环,让专业实体批发市场商户和采购商贸易成本更低,让市场发展更具活力。其中的特色板块“接生意”、“发求购”,能够精准定位双方的需求,广受用户一致好评。

面对义乌这块利益蛋糕,义乌购和Chinagoods因为恶性竞争的话题,对簿公堂。其实相较于思考如何抢占市场份额,倒不如在恪尽职守的基础上,把整个中国批发行业做大做强,这对于三家电商平台而言,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也是一个共同的挑战。

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的进程中,同业出现竞争是必然趋势,而适当的竞争能促进行业的发展,我们不应该目光短浅,将彼此当成恶性竞争的假想敌,每个平台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积极服务义乌市场,携手共进,向中国乃至全球市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