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嘻哈

潮汕当地有两个词,一个是“钱银出苦坑”,另一个是“肚困胆住大”。许多成功的潮汕人选择了奋斗和冒险,因家境困难,早早便走上了创业之路,其初心很单纯,就是为了跳出“苦坑”。其中来自潮汕的富豪非常多。其中包括霸榜二十年的香港首富李嘉诚、身家数百亿的华人置业刘銮雄,以及被称为“价格屠夫”的中国前首富黄光裕等,都是来自潮汕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大佬之外,在这个能人辈出的地方,有一个人还获得了连李嘉诚都未获得的“潮汕资本教父”的称号。他曾说“本土照样可成就大业,我一直信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潮汕是一块风水宝地,守住这块宝地,坚持下去,也会有所作为”,这个人就是刘绍喜。

刘绍喜1963年出生于汕头市澄海莲下镇的农民家庭。80年代初,刘绍喜一家三代八口挤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房子里,温饱问题经常困扰着这个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刘绍喜高中还没毕业就回家务农。1987年,奶奶生病,欠下4300多元。在绝望中,刘绍喜开始想方设法挣钱还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刘绍喜跟着亲戚学过一段时间木工,这不仅让他学会了一门手艺,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要出去做生意,不然没法脱贫,要赚钱盖镇上最漂亮的楼房”,刘绍喜选择向家人坦露了心声。并且也得到了家人支持,凑到800块钱买了一堆二手工具,开设了一个家具厂,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0年,改革的春风掀开了新的篇章,也吹动了这位不“安分”年轻人的心。为了自己的理想,刘绍喜来到汕头经济特区,建造了一个更为正规的木制品加工厂,并投资创办了澄海宜华,宜华正式诞生。在与朋友的一次晚宴上,刘绍喜无意中了解到,以木制品为主的装修风格将成为一种国际趋势。随后,刘绍喜便前往香港考察,他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他甚至已经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对木质家具的稳定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刘绍喜投资2亿多元从欧美引进了一批生产线,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并成功将产品销往国外。然而,2003年,数十家美国公司对来自中国的木质家具提起反倾销诉讼,刘绍喜得知后带着宜华应诉,并借助国内其它家具企业的帮助获得了胜利。这成为刘绍喜扫清海外障碍最重要的环节。

2004年8月,宜华木业(后更名宜华生活)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改写了汕头民营企业未上市的历史,并获得“实木地板第一股”的称号。通过上市,刘绍喜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2004年也成为了宜华整体提升最显著的一年。紧接着,宜华以每年2亿美元的出口收入给了刘绍喜最好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7月,刘壮青与刘绍喜的妹妹刘绍香共同出资成立汕头市华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是一家专门对房地产、工业、商业等进行投资的投资公司。并参股骅威股份的前身——骅威玩具。骅威股份上市后,华青投资将所持1650万骅威股份质押给中融国际信托,并多次进行解押再质押的操作。截止2011年底,禁令解除时,华青投资持有的股票市值已超过2.8亿元,比当初的2200万元的成本高出10倍多。

此外,东风印刷、皮宝制药、松发股份、光华科技等潮汕企业上市中均出现过宜华的身影。当地有人说,“刘绍喜在澄海能量颇大,很多企业都想上市,苦于无资源和门路,都要找刘家指点迷津。”在潮汕当地也开始流传一句打油诗,“澄海三莫死,学敏、必孝,刘绍喜”的顺口溜。截止目前,华青投资已战略投资了多达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刘绍喜还以75亿元的财富在2019年胡润富豪榜上排名531位。然而,一切并没有想的那么顺利。在过去的两年中,宜华集团开始出现了资金链的断裂,并且还被曝出资产等待冻结、债券违约、官司缠身等负面消息。受此影响,刘绍喜身家也在2020年降至57亿元,排名跌出千位。

据了解,就连宜华集团旗下两大“血包”,宜华生活和宜华健康两大上市平台。近年来的造血能力也大幅下降。更糟糕的是,擅长资本运营的宜华集团持有的所有股份也被冻结。其中,宜华健康持有的待冻结股份占其股份的67.48%,宜华生活持有的冻结股份占宜华生活持有股份总数的66.22%。宜华集团的再融资能力已经非常有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21年9月3日,宜鸿投资旗下,山东市立医院控股集团股份公司20%的股权也被拿出来拍卖。而宜华集团也彻底跌入了低谷,官司等负面消息不断缠身。到目前为止,潮汕"资本教父"刘绍喜也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资产均处于司法冻结状态或质押状态,公司的再融资能力也非常有限。在即将到来的债务危机下,刘绍喜的宜华资本帝国又能走多远呢?是否还能守住潮汕这块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