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杭州湾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中,由于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和水文特点,宁波杭州湾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将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渗、滞、蓄、净、用、排工作。根据专项规划,新区海绵城市规划覆盖整个行政区域,建设区域为城市建设用地,其中12.8㎢滨海新城启动区块和23.5㎢南部新城板块将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全域建设。
与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相比,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优先考虑绿色生态刚性或柔性设施,注重传统刚性设施的有效衔接。通过这种刚柔相济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新区海绵体,加强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和管理,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减轻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缓解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为新区构建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
按照总体目标,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将分为两步走。近期规划为2017-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0-2030年。通过建设海绵城市低影响雨水系统,将地上-地下结合与蓄-排相结合,实现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稳定的多重目标。到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已经达到20%以上;到2030年,将达到80%以上。
根据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海绵城市建设任务要求,2018年至少完成一个面积不低于1㎢的示范区。因此,2018年,新区确定南洋小镇部分区块作为海绵城市试点,试点面积1.5㎢,试点项目5个。到2020年,新区已经建设滨海新城启动区和南部新城,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湿地二期建设、引水工程建设、供排水设施建设等海绵工程建设。
目前,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借鉴各地海绵城市改造经验,围绕水稳定建设、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海绵块建设、海绵道路建设等方面打好硬仗,全力打造覆盖整个新区的大海绵。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区。从一开始就引入了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规划,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潮差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也就是说,海沧新城保留了一个具有景观和储蓄功能的内湖,利用厦门半天潮落差-高潮吸收雨水,低潮释放雨水-吞吐暴雨形成径流。与其他国家通过巨大的地下工程消耗超标雨水相比,内湖方案通过景观功能带动周边土地价值,将超标海绵维护的巨大成本与公园绿化相结合,巧妙解决了小概率防灾工程建设和巨大运营成本的问题。
2016年,莫兰蒂台风袭击厦门,使海沧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海绵城市实践之一。然而,像海沧这样适合短历时,暴雨的实践,并没有转化为中国海绵城市规划的规范和标准。
厦门海沧新区规划(上)及实际效果(下):几乎完全按照规划建成,高颜值新城经得起莫兰蒂台风考验,保留村庄无内涝,内湖水体无恶化,山体绿化无破坏。
例如,未来科学城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做法被作为推荐案例写入国家标准附录。基于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发展理念,未来科学城将充分利用文玉河的自然禀赋,构建以滨水公园为核心的绿地系统,率先完成综合示范区建设,有效实现雨水渗透、蓄水、滞水、净化、使用等综合效益。
热门跟贴